安徒生童话故事第:蝴蝶The Butterfly

发布时间: 2025-07-14 18:48:32

安徒生童话故事第:蝴蝶The Butterfly

引导语:蝴蝶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是经常见到的昆虫,那么蝴蝶在安徒生的笔下会写出什么样的童话故事?欢迎大家阅读下文。

一只蝴蝶想要找一个恋人。自然,他想要在群花中找到一位可爱的小恋人。因此他就把她们都看了一遍。每朵花都是安静地、端庄地坐在梗子上,正如一个姑娘在没有订婚时那样坐着。可是她们的数目非常多,选择很不容易。蝴蝶不愿意招来麻烦,因此就飞到雏菊那儿去。法国人把这种小花叫做“玛加丽特”①。他们知道,她能作出预言。她是这样作的:情人们把她的花瓣一起一起地摘下来,每摘一起情人就问一个关于他们恋人的事情:“热情吗?——痛苦吗?——非常爱我吗?只爱一点吗?——完全不爱吗?"以及诸如此类的问题。每个人可以用自己的语言问。蝴蝶也来问了;但是他不摘下花瓣,却吻起每片花瓣来。因为他认为只有善意才能得到最好的回答。

“亲爱的‘玛加丽特’雏菊!”他说,“你是一切花中最聪明的女人。你会作出预言!我请求你告诉我,我应该娶这一位呢,还是娶那一位?我到底会得到哪一位呢?如果我知道的话,就可以直接向她飞去,向她求婚。”

可是“玛加丽特”不回答他。她很生气,因为她还不过是一个少女,而他却已把她称为“女人”;这究竟有一个分别呀。他问了第二次,第三次。当他从她得不到半个字的回答的时候,就不再愿意问了。他飞走了,并且立刻开始他的求婚活动。

这正是初春的时候,番红花和雪形花正在盛开。

“她们非常好看,”蝴蝶说,“简直是一群情窦初开的可爱的小姑娘,但是太不懂世事。”他像所有的年轻小伙子一样,要寻找年纪较大一点的女子。

于是他就飞到秋牡丹那儿去。照他的胃口说来,这些姑娘未免苦味太浓了一点。紫罗兰有点太热情;郁金香太华丽;黄水仙太平民化;菩提树花太小,此外她们的亲戚也太多;苹果树花看起来倒很像玫瑰,但是她们今天开了,明天就谢了——只要风一吹就落下来了。他觉得跟她们结婚是不会长久的。豌豆花最逗人爱:她有红有白,既娴雅,又柔嫩。她是家庭观念很强的妇女,外表既漂亮,在厨房里也很能干。当他正打算向她求婚的时候,看到这花儿的近旁有一个豆荚——豆荚的尖端上挂着一朵枯萎了的花。

“这是谁?”他问。

“这是我的姐姐,”豌豆花说。

“乖乖!那么你将来也会像她一样了!”他说。

这使蝴蝶大吃一惊,于是他就飞走了。

金银花悬在篱笆上。像她这样的女子,数目还不少;她们都板平面孔,皮肤发黄。不成,他不喜欢这种类型的女子。

不过他究竟喜欢谁呢?你去问他吧!

春天过去了,夏天也快要告一结束。现在是秋天了,但是他仍然犹豫不决。

现在花儿都穿上了她们最华丽的衣服,但是有什么用呢——她们已经失去了那种新鲜的、喷香的青春味儿。人上了年纪,心中喜欢的就是香味呀。特别是在天竺牡丹和干菊花中间,香味这东西可说是没有了。因此蝴蝶就飞向地上长着的薄荷那儿去。

“她可以说没有花,但是全身又都是花,从头到脚都有香气,连每一起叶子上都有花香。我要讨她!”

于是他就对她提出婚事。

薄荷端端正正地站着,一声不响。最后她说:

“交朋友是可以的,但是别的事情都谈不上。我老了,你也老了,我们可以彼此照顾,但是结婚——那可不成!像我们这样大的年纪,不要自己开自己的玩笑吧!”

这么一来,蝴蝶就没有找到太太的机会了。他挑选太久了,不是好办法。结果蝴蝶就成了大家所谓的老单身汉了。

这是晚秋季节,天气多雨而阴沉。风儿把寒气吹在老柳树的背上,弄得它们发出飕飕的响声来。如果这时还穿着夏天的衣服在外面寻花问柳,那是不好的,因为这样,正如大家说的一样,会受到批评的。的确,蝴蝶也没有在外面乱飞。他乘着一个偶然的机会溜到一个房间里去了。这儿火炉里面生着火,像夏天一样温暖。他满可以生活得很好的,不过,“只是活下去还不够!”他说,“一个人应该有自由、阳光和一朵小小的花儿!”

他撞着窗玻璃飞,被人观看和欣赏,然后就被穿在一根针上,藏在一个小古董匣子里面。这是人们最欣赏他的一种表示。

“现在我像花儿一样,栖在一根梗子上了,”蝴蝶说。“这的确是不太愉快的。这几乎跟结婚没有两样,因为我现在算是牢牢地固定下来了。”

他用这种思想来安慰自己。

“这是一种可怜的安慰,“房子里的栽在盆里的花儿说。

“可是,”蝴蝶想,“一个人不应该相信这些盆里的花儿的话。她们跟人类的来往太密切了。”

①原文是“Margreth”,这个字是“雏菊”的意思;欧美有许多女子用这个字作为名字。

蝴蝶英文版:

The Butterfly

THERE was once a butterfly who wished for a bride, and, as may be supposed, he wanted to choose a very pretty one from among the flowers. He glanced, with a very critical eye, at all the flower-beds, and found that the flowers were seated quietly and demurely on their stalks, just as maidens should sit before they are engaged; but there was a great number of them, and it appeared as if his search would become very wearisome. The butterfly did not like to take too much trouble, so he flew off on a visit to the daisies. The French call this flower “Marguerite,” and they say that the little daisy can prophesy. Lovers pluck off the leaves, and as they pluck each leaf, they ask a question about their lovers; thus: “Does he or she love me?—Ardently? Distractedly? Very much? A little? Not at all?” and so on. Every one speaks these words in his own language. The butterfly came also to Marguerite to inquire, but he did not pluck off her leaves; he pressed a kiss on each of them, for he thought there was always more to be done by kindness.

“Darling Marguerite daisy,” he said to her, “you are the wisest woman of all the flowers. Pray tell me which of the flowers I shall choose for my wife. Which will be my bride? When I know, I will fly directly to her, and propose.”

But Marguerite did not answer him; she was offended that he should call her a woman when she was only a girl; and there is a great difference. He asked her a second time, and then a third; but she remained dumb, and answered not a word. Then he would wait no longer, but flew away, to commence his wooing at once. It was in the early spring, when the crocus and the snowdrop were in full bloom.

“They are very pretty,” thought the butterfly; “charming little lasses; but they are rather formal.”

Then, as the young lads often do, he looked out for the elder girls. He next flew to the anemones; these were rather sour to his taste. The violet, a little too sentimental. The lime-blossoms, too small, and besides, there was such a large family of them. The apple-blossoms, though they looked like roses, bloomed to-day, but might fall off to-morrow, with the first wind that blew; and he thought that a marriage with one of them might last too short a time. The pea-blossom pleased him most of all; she was white and red, graceful and slender, and belonged to those domestic maidens who have a pretty appearance, and can yet be useful in the kitchen. He was just about to make her an offer, when, close by the maiden, he saw a pod, with a withered flower hanging at the end.

“Who is that?” he asked.

“That is my sister,” replied the pea-blossom.

“Oh, indeed; and you will be like her some day,” said he; and he flew away directly, for he felt quite shocked.

A honeysuckle hung forth from the hedge, in full bloom; but there were so many girls like her, with long faces and sallow complexions. No; he did not like her. But which one did he like?

Spring went by, and summer drew towards its close; autumn came; but he had not decided. The flowers now appeared in their most gorgeous robes, but all in vain; they had not the fresh, fragrant air of youth. For the heart asks for fragrance, even when it is no longer young; and there is very little of that to be found in the dahlias or the dry chrysanthemums; therefore the butterfly turned to the mint on the ground. You know, this plant has no blossom; but it is sweetness all over,—full of fragrance from head to foot, with the scent of a flower in every leaf.

“I will take her,” said the butterfly; and he made her an offer. But the mint stood silent and stiff, as she listened to him. At last she said,—

“Friendship, if you please; nothing more. I am old, and you are old, but we may live for each other just the same; as to marrying—no; don’t let us appear ridiculous at our age.”

And so it happened that the butterfly got no wife at all. He had been too long choosing, which is always a bad plan. And the butterfly became what is called an old bachelor.

It was late in the autumn, with rainy and cloudy weather. The cold wind blew over the bowed backs of the willows, so that they creaked again. It was not the weather for flying about in summer clothes; but fortunately the butterfly was not out in it. He had got a shelter by chance. It was in a room heated by a stove, and as warm as summer. He could exist here, he said, well enough.

“But it is not enough merely to exist,” said he, “I need freedom, sunshine, and a little flower for a companion.”

Then he flew against the window-pane, and was seen and admired by those in the room, who caught him, and stuck him on a pin, in a box of curiosities. They could not do more for him.

“Now I am perched on a stalk, like the flowers,” said the butterfly. “It is not very pleasant, certainly; I should imagine it is something like being married; for here I am stuck fast.” And with this thought he consoled himself a little.

“That seems very poor consolation,” said one of the plants in the room, that grew in a pot.

“Ah,” thought the butterfly, “one can’t very well trust these plants in pots; they have too much to do with mankind.”

拓展阅读

1、 原版

《野天鹅》

艾丽莎是个柔弱的女子,但她却战胜了比她强大得多、有权有势的王后和主教,救出了被王后的魔法变成天鹅的11位哥哥。她可以成功靠的是她的勇气、决心和毅力。面对荨麻的刺痛和一年不能说的痛苦,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去面对啊。面对主教对她的诬陷和把她烧死的惩罚,她也没有放弃,终于完成了她的工作。

《云杉》

小云杉享受着温暖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可是它对这些美好的物视而不见。它总是埋怨自己长得太慢,终于有一天,它被装饰一新,成了豪宅里的圣诞树,吸引着每个人的眼球。对它来说,没有比这更开心的情了。可是没多久,云杉就被投进了火炉,变成了另外一种新的东西。

《夜莺》

夜莺那曼妙的嗓音,赢得了全世界博学之士的推崇,也赢得了中国皇帝的眼泪。在皇帝弥留之际,夜莺再次来到皇帝的身边为他歌唱,阎王使者潸然泪下后飘然离去,皇帝的命得到了延续。

《雪人》

一个刚刚诞想知道爱情是什么的雪人,竟然神魂颠倒地爱上了房子里的炉子。它们彼此相爱,白天深情相对,晚上翩翩起舞,度过了一个美丽的冬天。其间虽有短暂的挫折,却表明了雪人对炉子的真挚爱情。最后雪人融化在爱人的怀抱里。在雪人的真情和快乐感召下,连对爱情从不感冒的朋友—狗也谈起了恋爱。

《瓶脖子》

一只不断梦想着去到皇宫酒窖的香槟酒瓶子被普通人买去,并漂洋过海,升到高空,装过药酒,装过种子,最后却摔破成了一只瓶脖子,可它最后却那么快乐。那是因为它终于领悟了,原来自己身边的一切才是对自己最为重要的。

《拇指姑娘》

有一位老婆婆非常渴望有一个美丽的小孩子,巫婆帮助她实现了这个愿望,让她得到了漂亮、善良的拇指姑娘。可有一天,拇指姑娘被一只癞蛤蟆偷走了,从此,她开始了惊险、梦幻般的旅程。

《园丁与主人》

拉森是一个忠诚的、有天赋的园丁,他一都在照顾主人的园子。但是,主人却对他的天才园艺视而不见,只有不停的抱怨。在经历一场暴风雨后,主人终于认识到了拉森的忠实和聪明。

《冰雪女皇》

冰雪皇后为了解除下在自己身上的咒语,带走了卡伊。小葛尔达历经千辛万苦,遇到了许多有爱心,乐意帮忙的人和动物,终于找到了冰雪皇后的宫殿,救出了自己的朋友卡伊,回到了日夜思念他们的奶奶身边。

《跳蚤与教授》

这是一个跳蚤与教授通过自己的智慧成功离开野人国的

《红鞋》

主要讲述了一个小女孩珈仑很贫穷,穿着木鞋,一位善良的老女鞋匠为她缝了双红布鞋。后来她妈妈*,一位老太太收养了她,她以为老太太收养她是因为她的鞋子漂亮,可老太太并不喜欢 红色的鞋子。有一次珈仑看到巡回的公主穿的漂亮的红皮鞋。后来,她在一家鞋店里买到了一双一模一样的红皮鞋,当她穿着它跟着老太太去教堂做坚信礼的时候,人们都看着她的鞋子,她心里充满了骄傲。这双鞋子好像控制了她,能跳舞。有一天老太太病了,需要她照顾,可她仍然穿上了鞋子,鞋子带着她去跳舞。鞋子又带着她来到黑森林,一个天使对珈仑说,你要穿着这个红鞋跳舞,一直跳到变成一具骸骨。有一天老太太*,珈仑来到一个刽子手的家,请求后者砍掉了她的双脚,那穿着红鞋的双脚又到别处跳了。珈仑装上假肢到一个牧师家做工,尽心尽力,忏悔自己,她又能来到教堂做礼拜了,她的灵魂飞升入了天国。

《卖火柴的小女孩》

它讲述的是一个在圣诞夜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因为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小女孩一天没有吃东西。她又冷又饿,她擦亮了一根火柴,看见了喷香的烤鹅;她擦亮二根火柴,看见了美丽的圣诞树;她擦亮了三根火柴,看见了久违的外婆,她想让外婆留在自己身边,擦亮了一整把火柴。然而当火柴熄灭的时候,这所有的一切都不见了,小女孩就是这样在圣诞之夜悲惨地死去,没有人知道她在前最后一刻看到的美好情景。

《海的女儿》

美人鱼为了能和自己所爱的陆地上的王子在一起,用自己美妙的嗓音和命的三百年换来了巫婆的药酒,于是,她有了一双美丽的脚,每走一步就像走在碎玻璃上一样疼痛。可是只要王子对她微笑,她就忘记了脚上的疼痛,眼看着王子和别人结婚,她宁可牺牲自己的命,也要为王子祝福。

《丑小鸭》

该作写了一只天鹅蛋在鸭群中破壳后,因相貌怪异,让同类鄙弃,历经千辛万苦、重重磨难之后长成了白天鹅。

《屎壳郎》

一只皇宫马厩的屎壳郎竟然要求和皇帝的战马一样的待遇:钉上金掌。为此,他不惜游历一番,证明自己和那匹马一样,是个不可小看的人物。在他最为得意,认为梦想成真的那刻,却被皇帝压在马鞍底下。

2、:伤心

引导语:即使是虚构的,但是也是历史文化的的沉淀,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一起来学习下面的吧。

我们现在所讲的这个实际上分做两部分:头一部分可以删掉,但是它可以告诉我们一点初步的情节——这是很有用的。

我们是住在乡下的一个邸宅里。恰巧是主人要出去一天。在这同时,有一位太太从邻近的小镇里到来了。她带着一只哈巴狗;据她说,她来的目的是为了要处理她在制革厂的几份股子。她把所有的文件都带来了:我们都忠告她,叫她把这些文件放在一个封套里,在上面写出业主的地址:“作战兵站总监,爵士”等等。

她听我们讲,同时拿起笔,沉思了一会儿,于是就要求我们把这意见又慢慢地念一次。我们同意,于是她就写起来。当她写到“作战……总监……”的时候,她把笔停住了,叹了一口气说:“不过我只是一个女人!”

当她在写的时候,她把那只哈巴狗放在地上。它狺狺地叫起来。她是为了它的兴趣和健康才把它带来的,因此人们不应该把它放在地上。它外表的特点是一个朝天的鼻子和一个肥胖的背。

“它并不咬人!”太太说。“它没有牙齿。它是像家里的一个成员,忠心而脾气很坏。不过这是因为我的孙子常常开它的玩笑的缘:他们做结婚的游戏,要它扮做新娘。可怜的小老头儿,这使它太吃不消了!”

她把她的文件交出去了,于是她便把她的哈巴狗抱在怀里。这就是的头一部分,可以删去。“哈巴狗死掉了!”这是二部分。

我们的窗子面对着制革厂的院子。院子用木栏栅隔做两部。一部里面挂着许多皮革——皮和制好了的皮。这儿一切制革的必需器具都有,而且是属于这个*的,哈巴狗在早晨死去了,被埋葬在这个院子里。*的孙子们(也就是制革厂老板的未亡人的孙子们,因为哈巴狗从来没有结过婚)掩好了这座坟。它是一座很美的坟——躺在它里面一定是很愉快的。

坟的四周镶了一些花盆的碎片,上面还撒了一些沙子。坟顶上还*半个啤酒瓶,瓶颈朝上——这并没有什么象征的意义。

孩子们在坟的周围跳舞。他们中间最大的一个孩子——一个很实际的、七岁的小孩子——提议开一个哈巴狗坟墓展览会,让街上所有的人都来看。门票价是一个裤子扣,因为这是每个男孩子都有的东西,而且还可以有多余的来替女孩子买门票。这个提议得到全体一致通过。

街上所有的孩子——甚至后街上的孩子——都拥到这地方来,献出他们的扣子。这天下午人们可以看到许多孩子只有一根背带吊着他们的裤子,但是他们却看到了哈巴狗的坟墓,而这也值得出那么多的代价一看。

不过在制革厂的外面,紧靠着入口的地方,站着一个衣服褴褛的女孩子。她很可爱,她的鬈发很美丽,她的眼睛又蓝又亮,使人看到感觉愉快。她一句也不说,但是她也不哭。每次那个门一打开的时候,她就朝里面怅然地望很久。她没有一个扣子——这点她知道得清清楚楚,因此她就悲哀地呆在外面,一直等到别的孩子们都参观了坟墓、离去了为止。然后她就坐下来,把她那双棕色的小手蒙住自己的眼睛,大哭一场;只有她一个人没有看过哈巴狗的坟墓。就她说来,这是一件伤心,跟成年人常常所感到的伤心差不多。

我们在上面看到这情景,而且是高高地在上面观看。这件伤心,像我们自己和许多别人的伤心一,使得我们微笑!这就是整个的。任何人如果不了解它,可以到这个*的制革厂去买一份股子。

3、豌豆公主

从前有一位王子,他想找一位公主结婚,但她必须是一位真正的公主。

他走遍了全世界,想要寻到这样的一位公主。可是无论他到什么地方,他总是碰到一些障碍。公主倒有的是,不过他没有办法断定她们究竟是不是真正的公主。她们总是有些地方不大对头。

结果,他只好回家来,心中很不快活,因为他是那么渴望着得到一位真正的公主。

有一天晚上,忽然起了一阵可怕的暴风雨。天空在掣电,在打雷,在下着大雨。这真有点使人害怕!

这时,有人在敲门,老国王就走过去开门。

站在城外的是一位公主。可是,天哪!经过了风吹雨打之后,她的样子是多么难看啊!水沿着她的头发和衣服向下面流,流进鞋尖,又从脚跟流出来。

她说她是一个真正的公主。

“是的,这点我们马上就可以考查出来。”老皇后心里想,可是她什么也没说。她走进卧房,把所有的被褥都搬开,在床榻上放了一粒豌豆。于是她取出二十床垫子,把它们压在豌豆上。随后,她又在这些垫子上放了二十床鸭绒被。

这位公主夜里就睡在这些东西上面。

早晨大家问她昨晚睡得怎样。

“啊,不舒服极了!”公主说,“我差不多整夜没合上眼!天晓得我床上有件什么东西?我睡到一块很硬的东西上面,弄得我全身发青发紫,这真怕人!”

现在大家就看出来了。她是一位真正的公主,因为压在这二十床垫子和二十床鸭绒被下面的一粒豌豆,她居然还能感觉得出来。除了真正的公主以外,任何人都不会有这么嫩的皮肤的。

因此那位王子就选她为妻子了,因为现在他知道他得到了一位真正的公主。这粒豌豆因此也就被送进了博物馆,如果没有人把它拿走的,人们现在还可以在那儿看到它呢。

读后感:

《豌豆公主》这篇文章摘选于《》,这是一个真的,写于1835年,作者是汉斯·克里斯订·(1805-1875) 丹麦著名作家。这个收集在《讲给孩子们听的》里。它的情节虽然简短,但意义却很深刻。

的内容是:有一位王子想和一位真公主结婚,有一天晚上, 有人在敲门,老国王就走过去开门。 站在城外的人说她是真公主。他们带她走进卧房,把所有的被褥都搬开,在床榻上放了一粒豌豆。接着取出二十床垫子,把它们压在豌豆上。随后,老国王又在这些垫子上放了二十床鸭绒被,公主就睡在这床上。二天大家都问她睡得怎么样,公主说:“太难受了,几乎一夜没合眼,床上有个小东西非常硬”。大家判断出来了,她是一位真正的公主。

真正的王子只能与真正的公主结婚,即所谓的“门当户对”。但真正的公主的特点是什么呢?她的特点是皮肤娇嫩。*统治者就是这样荒唐。这个小是一莫大的讽刺,与《皇帝的新装》也异曲同工之妙。

这是一篇讽刺文学, 意思是唯一能证明王孙贵族之所以高贵的地方 ,就是他们那娇惯养又弱不禁风的金枝玉叶之躯 ,而民众又对这种所谓的贵族趋之若骛。

4、:好心境

我从我父亲那里继承了一笔最好的遗产:我有一个好心境。那么谁是我的父亲呢?咳,这跟好的心境没有什么关系!他是一个心宽体胖的人,又圆又肥。他的外表和内心跟他的职业完全不相称。那么,他的职业和社会地位是怎样的呢?是的,如果把这写下来,印在一本书的开头,很可能许多人一读到它就会把书扔掉,说:“这使我感到真不舒服,我不要读这类的东西。”但是我的父亲既不是一个杀马的屠夫,也不是一个刽子手。相反地,他的职业却使他站在城里最尊贵的人的面前。这是他的权利,也是他的地位。他得走在前面,在主教的前面,在纯*的王子前面,他老是走在前面——因为他是一个赶柩车的人!

你看,我把真情说出来了!我可以说,当人们看见我的父亲高高地坐在死神的交通车上,穿着一件又长又宽的黑披风,头上戴着一顶缀有黑纱的三角帽,加上他那一副像太阳一样的圆圆的笑脸,人们恐怕很难想到坟墓和悲哀了。他的那副圆面孔说:“不要怕,那比你所想象的要好得多!”

你看,我继承了他的“好心境”和一个经常拜访墓地的习惯。如果你怀着“好心境”去,那倒是蛮痛快的情。像他一样,我也订阅《新闻报》。

我并不太年轻。我既没有老婆,又没有孩子,也没有书。不过,像前面说过了的,我订阅《新闻报》。它是我最心爱的一种报纸,也是我父亲最心爱的一种报纸。它的用处很大,一个人所需要知道的东西里面全有——比如:谁在教堂里讲道,谁在新书里说教;在什么地方你可以找到房子和佣人,买到衣服和食物;谁在拍卖东西,谁在破产。人们还可以在上面读到许多慈善情和天真无邪的诗!此外还有征婚、订约会和拒绝约会的广告等——一切都是非常简单和自然!一个人如果订阅《新闻报》,他就可以很愉快地活着,很愉快地走进坟墓里去。同时在他寿终正寝的时候,他可以有一大堆报纸,舒舒服服地睡在上面——假如他不愿意睡在刨花上的

《新闻报》和墓地是我精神上两件最富有刺激性的消遣,是我的好心境的最舒适的浴泉。

当然谁都可以阅读《新闻报》。不过请你一块儿跟我到墓地来吧。当太阳在照着的时候,当树儿变绿了的时候,我们到墓地去吧。我们可以在坟墓之间走走!每座坟像一本背脊朝上的。合着的书本——你只能看到书名。它说明书的内容,但同时什么东西也没有说明。不过我知道它的内容——我从我的父亲和我自己知道的。我的“坟墓书”都把它记载了下来,这是我自己作为参考和消遣所写的一本书。所有的情都写在里面,还有其他更多的东西。

现在我们来到了墓地。

这儿,在一排涂了白漆的栏栅后面,曾经长着一棵玫瑰树。它现在已经没有了,不过从邻近坟上的一小棵常青树伸过来的枝子,似乎弥补了这个损失。在这儿躺着一个非常不幸的人;但是,当他活着的时候,他的活很好,即一般人所谓的“小康”。他的收人还有一点剩余。不过他太喜欢关心这个世界——或者更正确地说,关心艺术。当他晚间坐在戏院里以全副精神欣赏戏的时候,如果布景人把月亮两边的灯光弄得太强了一点,或者把本来应该放在景后边的天空悬在景上面,或者把棕桐树放在亚马格尔①的风景里,或者把仙人掌放在蒂洛尔②的风景里,或者把山毛榉放在挪威的北部,他就忍受不了。这是什么大不了的情,谁会去理它呢?谁会为这些琐而感到不呢?这无非是在做戏,其目的是给人娱乐。观众有时大鼓一顿掌,有时只略微鼓几下。

“这简直是湿柴火,”他说。“它今晚一点也燃不起来!”于是他就向四周望,看看这些观众究竟是什么人。他发现他们笑得不是时候:他们在不应当笑的地方却大笑了——这使得他心烦,坐立不,成为一个不幸的人。现在他躺在坟墓里。

这儿躺着一个非常幸福的人,这也就是说——一位大人物。他出身很高贵,而这是他的幸运,否则他也就永远是一个渺小的人了。不过大自然把一切排得很聪明,我们一想起这点就觉得很愉快。他过去常穿着前后都绣了花的衣服,在沙龙的社交场合出现,像那些镶得有珍珠的拉铃绳的把手一样——它后面老是有一根很适用的粗绳子在代替它做工作。他后边也有一根很粗的好绳子——一个替身——代替他做工作,而且现在仍然在另一个镶有珍珠的新把手后面做工作。样样情都排得这样聪明,使人很容易获得好心境。

这儿躺着——唔,想起来很伤心!——这儿躺着一个人,他花了67年的光阴要想说出一个伟大的思想。他活着就是为了要找到一个伟大的思想。最后他相信他找到了。因此他很高兴,他终于怀着这个伟大的思想死去。谁也没有得到这个伟大思想的好处,谁也没有听到过这个伟大的思想。现在我想,这个伟大的思想使他不能在坟墓里休息:比如说吧,这个好思想只有在吃早饭的时候说出来才能有效,而他,根据一般人关于幽灵的看法,只能在半夜才能升起来和走动。那么他的伟大的思想与时间的条件不合。谁也不会发笑,他只好把他的伟大思想又带进坟墓里去。所以这是一座忧郁的坟墓。

这儿躺着一个异常吝啬的妇人。在她活着的时候,她常常夜间起来,学着猫叫,使邻人相信她养了一只猫——她是那么地吝啬!

这儿躺着一个出自名门的小姐,她跟别人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希望人们听到她的歌声。她唱:“mi manca la voce!”③这是她命中一件唯一真实的情。

这儿躺着一个另一类型的姑娘!当心里的金丝雀在歌唱着的时候,理智的指头就来塞住她的耳朵。这位美丽的姑娘总是“差不多快要结婚了”。不过——唔,这是一个老……不过说得好听一点罢了。我们还是让死者休息吧。

这儿躺着一个*。她嘴里满是天鹅的歌声,但她的心中却藏着猫头鹰的胆汁。她常常到邻家去猎取人家的缺点。这很像古时的“警察朋友”,他跑来跑去想要找到一座并不存在的阴沟上的桥。

这儿是一个家庭的坟地。这家庭的每一分子都相信,假如整个世界和报纸说“如此这般”,而他们的小孩从学校里回来说:“我听到的是那样,”那么他的说法就是唯一的真理,因为他是这家里的一分子。大家也都知道:如果这家里的一个公鸡在半夜啼叫,这家的人就要说这是天明,虽然守夜人和城里所有的钟都说这是半夜。

伟大的诗人歌德在他的《浮士德》的结尾说了这样的:“可能继续下去。”我们在墓地里的散步也是这样。我常常到这儿来!如果我的任何朋友,或者敌人弄得我活不下去的,我就来到这块地方,拣一块绿草地,献给我打算埋掉的他或她,立刻把他们埋葬掉。他们躺在那儿,没有命,没有力量,直到他们变成更新和更好的人才活转来。我把他们的活和迹,依照我的看法,在我的“坟墓书”上记录下来,用我的一套看法去研究它们。大家也应该这样做。当人们做了太对不起人的情的时候,你不应该只感觉苦恼,而应该立刻把他们埋葬掉,同时保持自己的好心境和阅读《新闻报》——这报纸上的文章是由许多人写成的,但是有一只手在那里牵线。

有一天.当我应该把我自己和我的装进坟墓里去的时候,我希望人们写这样一个墓志铭:

这就是我的

①亚马格尔(Amager)是离哥本哈根不远的一个海岛。

②蒂洛尔(Tyrol)是奥地利的一个多山的省份。

③这是一句意大利文,直译的意义是:“我就是没有一个好声音。”

5、干爸爸的画册全集儿大全

干爸爸会讲,讲得又多又长。他还能剪纸和绘画。在圣诞节快要到来的时候,他就拿出一本用干净的白纸订成的剪贴簿,把他从书上和报上剪下来的图画都贴上去。如果他没有足够的图画来说明他所要讲的,就自己画出几张来。我小时候曾经得到过好几本这样的画册,不过最好看的一本是关于“哥本哈根用瓦斯代替老油灯的那个值得纪念的一年”——这就是写在一页上的标题。

“这本画册必须好好地保存着,”爸爸和妈妈说。“你只有在很重要的场合才能把它拿出来。”

但是干爸爸在封面上却是这样写着:

即使把这本书撕破也没有什么重要,

许多别的小朋友干的情比这还糟。

最好玩的是干爸爸亲自把这本书拿出来,念出里面的诗句和其他的说明,并且还讲出一套大道理。这时就要变成真了。

一页上是从《飞行邮报》上剪下的一张画。你可以从这张画上看到哥本哈根、圆塔和*院教堂。在这张画的左边贴着一张关于旧灯的画,上面写着“鲸油”;在右边贴着一张关于吊灯的画,上面写的“瓦斯”。

“你着,这就是标题页,”干爸爸说。“这就是你要听的的开头。它也可以说是一出戏,如果你会演的:‘鲸油和瓦斯——或哥本哈根的活和工作’。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标题!在这一页的下面还有一张小图画。这张画可不容易懂,因此我得解释给你听。这是一匹*马①,它应该是在书后面出现的,但是却跑到书前面来了,为的是要说:开头、中间和结间都不好。也许只有它来办这件情才算是最理想的——如果它办得到的。我可以告诉你,这匹*马白天是拴在报纸上的,而且正如大家所说的,在专栏中兜圈子。不过在晚上它就溜出来,呆在诗人的门外,发出嘶鸣声,使住在里面的人立刻就死去——但是假如这个人身体里有真正的命,他是不会死去的。*马差不多永远是一个可怜的动物;他不了解自己,老是弄不到饭吃。它只有到处嘶鸣才找得到一点空气和食物来维持命。我相信它不会喜欢干爸爸的画册的,虽然如此,它毕竟还值得占用这一页纸。

①*马(Helhest)是北欧神中掌据死亡的女神。她的外貌像一匹没有头的马,只有一只后腿。据说人一看见她就会死亡。

“这就是这本书的一页,也就是标题页!”

这正是油灯亮着的最后一晚。街上已经有了瓦斯灯。这种灯非常明亮,把许多老油灯弄得一点儿光彩也没有。

“我那天晚上就在街上,”干爸爸说。“大家在街上走来走去,看这新旧两种灯。人很多,而腿和脑袋更要多一倍。守夜人哭丧着脸站在一旁。他们不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时候像油灯一样被取消掉。他们把过去的情回想得很远,因此就不敢想将来的情了。他们想起许多静的黄昏和黑暗的夜。我正靠着一个路灯杆站着,”干爸爸说,“油和灯心正在发出吱吱的声音。我听到灯所讲的,你现在也可以听听。”

“我们能做到的,我们全都做了,”灯说。“我们对我们的时代已经做了足够的工作。我们照着快乐的情,也照着悲哀的情。我们亲眼看见过许多重大的情。我们可以说我们曾经是哥本哈根的夜眼睛。现在让新的亮光来接我们的班,来执行我们的职务吧。不过他们能够照多少年,能够照出一些什么情来,这倒要看他们的表现了。比起我们这些老灯来,他们当然是要亮得多。但是这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情,特别是因为他们被装成了瓦斯灯,有那么多的联系,彼此都相通!他们四面八方都有管子,在城里城外都可以得到支援!但是我们每盏油灯只是凭着自己的力量发出光来的,并没有什么裙带关系。我们和我们的祖先在许许多多年以前,不知把哥本哈根照亮了多么久。不过今天是我们发亮的最后一晚,而且跟你们——闪耀的朋友——一起站在街上,我们处于一个所谓次等的地位。但是我们并不气或嫉妒。不,完全不是这样,我们很高兴,很愉快。我们是一些年老的哨兵,现在有了穿着比我们更漂亮的制服的兵士来接班。现在我们可以把我们的家族——一直到我们18代的老祖母灯——所看到和经历过的情统统都告诉你们:整个哥本哈根的历史。有一天你们也要交班的,那时我希望你们和你们的后代,直到最后一盏瓦斯灯,也有我们这样的经验,同时也能讲出像我们这样惊人的情来。你们会交班的,你们最好做些准备吧!人类一定会发现比瓦斯还要强烈的光来的。我听到一个学说过,人类有一天可能把海水拿来点灯呢。

当油灯正说着这些的时候,灯芯就发出吱吱的声音来,好像它里面真的有水一样。

干爸爸仔细地听。他想了想,觉得老街灯要在这个从油灯换成瓦斯灯的新旧交替之夜里,把整个哥本哈根的历史都叙述展览出来,非常有道理。“有道理的情不能让它滑过去,”干爸爸说。“我马上就把它记住,回到家里来,为你编好这本画册。它里面的比这些灯所讲的还要老。

“这就是画册;这就是‘哥本哈根的活和工作’的。它是从黑暗开始——漆黑的一页:它就是黑暗时代。”

“现在我们翻一页吧!”干爸爸说。

“你看到这些图画了没有?只有波涛汹涌的大海和狂暴的东北风在号叫。它推动着大块的浮冰。除了从挪威的石山上滚下来的大石块以外,冰上没有什么人在航行。北风把冰块向前吹,因为他意要让德国的山岳看到,北国该有多么庞大的石块。整队的浮冰已经流到瑟兰海岸外的松德海峡,哥本哈根就在这个岛上,但是那时哥本哈根并不存在。那时只有一大块浸在水底下的沙洲。这一大堆浮冰和一些庞大的石块在沙洲上搁浅了。这整堆的浮冰再也移动不了。东北风没有办法使它再浮起来,因此他气愤得不可开交。他诅咒着这沙洲,把它称为‘贼地’。他发誓说,假如它有一天从海底露出来,它上面一定会住着贼和强盗,一定会竖立起绞架和轮子。

“但是当他正在这样诅咒和发誓的时候,太阳就出来了。太阳光中有许多光明和温柔的精灵——光的孩子——在飞翔。他们在这寒冷的浮冰上跳舞,使得这些浮冰融化。那些庞大的石块就沉到多沙的海底去了。

“‘这混蛋太阳!’北风说。‘他们是有交情呢,还是有亲族关系?我要记住这情,将来要报仇!我要诅咒!’

“‘我们却要祝福!’光的孩子们唱着。‘沙洲要升起来,我们要保护它!真、善、美将要住在它上面!’

“‘完全是胡说八道!’东北风说。

“你要知道,对于这件情,灯没有什么可说,”干爸爸说。“不过我全知道。这对于哥本哈根的活和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我们再翻一页吧!”干爸爸说。“许多年过去了。沙洲冒出水面了。一只水鸟立在冒出水面的一块最大的石头上。你可以在图画里看见它。又有许多年过去了。海水把许多死鱼冲到沙洲上来。坚韧的芦苇长出来了,萎谢了,腐烂了,这使土地也变得肥沃起来。接着许多不同种类的草和植物也长出来了。沙洲成了一个绿岛。威金人就在这儿登陆,因为这儿有平地可以作战,同时瑟兰海岸外的这个岛也是一个良好的船只停泊处。

“我相信,最初的一盏油灯被点起来,完全是因为人们要在它上面烤鱼的缘。那时的鱼才多呢。鲜鱼成群地从松德海峡游过来;要想把船在它们上面推过去真是非常困难。它们像闪电似地在水里闪耀着;它们像北极光似地在海底燃烧。松德海峡里藏着大量的鱼,因此人们就在瑟兰沿岸建筑起房子来:房子的墙是用林村做的,房子的顶是用树皮盖的。人们所需要的树简直用不完。船只开进海港里来;油灯悬在摇摆的绳子上。东北风在吹,在唱着歌:‘呼——呼——呼!’假如岛上点起一盏灯的,那么这就是盗贼的灯:走私贩子和盗贼就在这个‘贼岛’上进行他们的活动。

“‘我相信,我所希望的那些坏将会在这个岛上发,’东北风说。‘树马上就要长出来;我可以从它上面摇下果实。’

“树就在这儿,”干爸爸说。“你没有看到这‘贼岛’上的绞架么?被铁链子套着的强盗和*犯就吊在那上面,跟往时一模一样。风把这些长串的骸骨吹得格格地响,但是月亮却沉静地照着它们,正如它现在照着人跳乡村舞蹈一样。太阳也在愉快地照着,把那些悬着的骸骨打散。光的孩子在太阳光中唱着歌:‘我们知道!我们知道!在不久的将来,这儿将是一块美丽的地方,一块又好又漂亮的地方!’

“‘这简直像小鸡讲的!’东北风说。

“我们再翻一页吧!”干爸爸说。

“罗斯基勒①这个小镇的教堂的钟声响起来了。亚卜萨龙主教②就住在这儿。他既能读《*》,也能使剑。他既有威力,也有决心。这个小镇在不断地发展,现在变成了一个商业中心。亚卜萨龙保护这个港口的一些忙碌的渔人,免得他们受到侵略。他在这个污秽的土地上洒了圣水:‘贼地’算是得到了一次光荣的洗礼。石匠和木匠开始工作,在主教的指挥下,一幢建筑物出现了,当那些红墙筑起来的时候,太阳光就吻着它们。这就是‘亚克塞尔之家’。

①罗斯基勒是位于丹麦西兰岛东北部的一个港口。

②亚克塞尔·亚卜萨龙(Axel Absalon,1128~1201)是丹麦的一个将军、*家和大主教。他曾经多次打退外国人的侵略。

有塔的宫殿,非常庄严;

有台阶,有阳台;

呼!嘘!

东北风怒气冲冲吹呀!扫呀!

宫堡仍然屹立不动!

“宫堡外面就是‘海坟’①——商人的港口。

人鱼姑娘的闺房,

在海上绿林的*。②

①“海坟”是丹麦文Havn一字的译音,指哥本哈根,因为这个城的名字在丹麦文里是Kobenhavn(买卖的港口)。

②这几句诗是从丹麦诗人格兰特维格(N. F. S. Grundtvig,1783~1872)的作品中引来的。

“外国人到这儿来买鱼,同时搭起棚子,建筑房屋。这些房屋的窗上都镶着膀胱皮,因为玻璃太贵。不久以后,具有山形墙和起锚机的栈房也建立起来了。你瞧吧,这些店里坐着许多老单身汉。他们不敢结婚;他们做姜和胡椒的买卖——他们这些‘胡椒绅士’!

“东北风在大街小巷里吹,扬起许多灰尘,有时把草扎的屋顶也掀开了。母牛和猪在街上的沟里走来走去。

“‘我要吓唬他们,降服他们,’东北风说。‘我要在那些房子上吹,在“亚克塞尔之家”上吹。我决不会弄错的!人们把它叫做贼岛上的“死刑堡”。”’

于是干爸爸指着一张图画——这是他亲手画的:墙上插着一行一行的柱子,每根柱子上挂着一个俘虏来的海盗的露出牙齿的脑袋。

“这都是真,”干爸爸说。“这是值得知道的;能够理解它也有益处。

“亚卜萨龙主教正在浴室里,他隔着薄墙听到外边有海盗到来,便马上从澡盆里跳出来,跑到他的船上,吹起号角,他的水手立刻就都来了。箭射进这些海盗的背上。他们拼命摇着桨,想逃命。箭射进他们的手,他们连拔出的工夫都没有。亚卜萨龙主教把海盗一个个都活捉过来,砍掉脑袋,然后把这些脑袋挂在城堡的外墙上。东北风鼓起腮来吹,满嘴含着坏天气——正如水手说的一样。

“‘我要在这儿摊开四肢,’风儿说。‘我要躺在这儿瞧瞧这全部把戏。’

“他躺了好几个小时,吹了好几天。许多年过去了。”

“守塔人在塔门口出现了;他看看东方,看看酉方,看看南方和北方。你可以在图画里看到他这副样儿,”干爸爸说,同时用手指着:“你看他就在那儿。不过他看到了一些什么东西,我一会儿再告诉你。

“‘死刑堡’的墙外是一片*大海——它一直伸展到却格湾。这条通到西兰的海峡是很宽的。塞里斯勒夫草场上和索尔堡草场①上有许多村庄。在它们前面,一个由许多具有山形墙的木房子所组成的新城市渐渐发展起来了。有好几条街全是住着鞋匠、裁缝、杂货商人和啤酒商人;此外还有一个市场,一个同业公会的会所;在曾经是一个小岛的海边上现在还有一座美丽的圣尼古拉教堂。这教堂有一个非常高的尖塔——它的倒影映在清亮的水里是多么清楚啊!离这儿不远是*院,人们在这里念着和唱着弥撒,焚着芬芳的香,点着蜡烛。商人的港口②现在成了一个主教城。罗斯吉尔得的主教就在这儿统治着。

①塞里斯勒夫(Serritslev)和索尔堡(Solbjerg)草场是两个大村子,后来与哥本哈根连在一起,成为现在的佛列得里克斯堡公园。

②指哥本哈根。

“‘爱兰主教坐在‘亚克塞尔之家’里。厨房里正在烤着肉,仆人端上了啤酒和红葡萄酒,提琴和黄铜鼓奏出了音乐。蜡烛和灯在燃着;城堡大放光明,好像它是整个王国里的一盏明灯。东北风吹着塔和墙,但是塔和墙却仍然屹立不动。东北风吹着城西边的堡垒——只不过是一道木栏栅,但是这堡垒也是屹立不动。丹麦的国王克利斯朵夫一世就站在堡垒外面。叛乱者在雪尔却尔攻打他;他现在要到这个主教的城市来避乱。

“风儿在呼啸,在像主教一样地说,‘请你站在外面!请你站在外面!门是不会为你而开的!’

“那是一个困苦的时代,那是一些艰难的日子。每个人喜欢怎样就怎样。霍尔斯坦的旗帜在宫殿的塔上飘扬。处处是贫困和悲哀。这是痛苦的黑夜。全国都有战争,还有黑死病在流行着。这是漆黑的夜——但是瓦尔得马尔①来了。

“主教的城现在成了国王的城。城里遍布有山形墙的屋子和窄狭的街道;有守夜人和一座市政厅;它的西区设有一个固定的绞架——只有市民才够资格在那上面受绞刑。一个人必须是这城市的居民才能被吊在那上面,高高地眺望却格和却格的母鸡②。

①瓦尔得马尔一世(1131~1182),丹麦国王。

②却格是一个小镇,以盛产母鸡著名。

“‘这是一座美丽的绞架,’东北风说;‘美要不断地发扬!’它吹着,它呼啸着。

“它从德国吹来了灾害和苦恼。

“汉萨的商人到来了,”干爸爸说。“他们是从栈房里和柜台后面来的;他们是罗斯托克、吕贝克和卜列门的富有商人。他们所希望得到的不只是瓦尔得马尔塔上的那只金鹅。他们在丹麦国王的城里所拥有的权力比丹麦国王要大得多。他们乘着武装的船只闯进来;谁也没有准备。此外,国王爱立克也没有心情来和他的德国族人作战①。他们的人数是那么多,而且是那么厉害。国王爱立克带着他的朝臣们急忙从西城逃走,逃到一个小镇苏洛去——到静的湖边和绿树林中去,到恋歌和美酒杯中去。

①德国的汉萨人于1428年围攻哥本哈根。

“但是有一个人留在哥本哈根——一个具有高贵的心和高贵的灵魂的人。你看到这张图画没有?这是一个年轻的妇人——那么优雅,那么娇嫩,她的眼睛像海一样深沉,头发像亚麻一样金黄。她就是丹麦的皇后、英国的公主菲力巴。她留在这个混乱的城里。那些大街小巷里全是些陡峭的台阶,棚子和灰泥——木板条的店铺。市民都涌进来,不知怎样办才好。

“她有男子的勇气和一颗男子的心。她把市民和农人召集拢来,启发他们,鼓舞他们。他们装备好船,驻守那些碉堡。他们放着马枪;处处是硝烟战火和欢乐的心情。我们的*决不会放弃丹麦的。太阳照着每个人的心;所有的眼睛都射出胜利的光。祝福菲力巴吧!她在茅屋里,在房子里,在国王的宫殿里,看守伤病人员;她得到了祝福。我剪了一个花圈,放在这张画上,”干爸爸说。“祝福菲力巴皇后!”

“现在我们向前再跳过几年吧!”干爸爸说。“哥本哈根也一起向前跳。国王克利斯蒂一世到过罗马,他得到了教皇的祝福,在长途的旅行中,他处处受到尊敬。他在这里砌了一幢红砖的房子,通过拉丁文传授的学术将要在这儿发扬光大。农夫和手艺人的穷孩子都能到这里来。他们可以求乞,可以穿上黑长袍,可以在市民的门口唱歌。

“在这个一切用拉丁文教学的学校旁边,另外还有一幢小房子。在这里面,大家讲着丹麦文和遵守丹麦的习惯。早餐是啤酒熬的粥,午饭时间在上午10点钟。太阳通过小块的窗玻璃射到碗柜和书架上。书架里放着手抄的宝藏:密加尔长老的《念珠》和《神曲》,亨利·哈卜斯伦的《药物集》和苏洛的尼尔斯兄弟所谱的《韵文丹麦史记》。‘每个丹麦人都应该熟悉这些书,’这房子的主人说,而他就是使大家熟悉这些书的人。他是丹麦一个印书的人——荷兰籍的高特夫列·万·格曼。他从这个对大家有利的魔术:印书的技术。

“书籍来到国王的宫殿里,来到市民的住屋里。谚语和诗歌从此获得了永恒的命。人们在痛苦和快乐中不敢说的,民歌的鸟儿就把它唱出来——虽然用的是寓言形式,但是清楚易懂。这歌鸟自由地在广阔的空中飞翔——飞过平民的客室,也飞过武士的宫殿。它像苍鹰似地坐在一个贵妇人的手上,喃喃地歌唱。它像一只小耗子似地钻进地牢,对那些被奴役的农奴吱吱地讲①。

①请参看《民歌的鸟儿》。

“‘这完全是一堆废!’锐利的东北风说。

“‘这正是春天!’太阳光说。‘你看,绿芽都在偷偷地露面了!’”

“我们把画册翻下去吧!”干爸爸说。

“哥本哈根是多么光华灿烂啊!这儿有马上比武和杂技表演;这儿有壮丽的*行列。请看那些穿着华丽的甲胄的武士;请看那些穿绸戴金的贵妇人。国王汉斯把他的女儿伊丽莎白嫁给勃兰登堡的选帝侯①。她是多么年轻,多么快乐啊!她走着的地方都铺有天鹅绒。她想着她的将来:幸福的家庭活。在她身边站着的是她的皇兄——有一双忧郁的眼睛和沸腾的热血的克利斯蒂王子。他是市民爱戴的人,因为他知道他们受到的压迫。他心中在关怀着穷人的未来。

“只有*决定我们的幸福!”

“现在再把我们的画册翻下去吧!”干爸爸说。“风吹得非常锐利。它在歌唱着那锐利的剑、那艰难的时代和那些动荡不的日子。

“那是四月里一个严寒的日子。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聚集在宫殿前面摊税征收所的门口呢?国王的船在那儿停着,扯起了帆,挂着国旗。许多人挤在窗子后面和屋顶上观看。大家都充满了悲哀和痛苦、焦急和渴望的心情。大家都望着宫殿。不久以前,人们在那金碧辉煌的大厅里举行着火炬跳舞会,但是现在那里面却是寂然无声。大家望着那些阳台。国王克利斯蒂常常在那上面眺望‘御桥’,同时沿着那窄狭的‘御桥街’眺望他从贝尔根带来的那个荷兰女子‘小鸽子’。百叶窗是关着的。众人望着宫殿:它的门是开着的,吊桥已经放下来了。国王克利斯蒂带着他的忠实妻子伊丽莎白来了。她将不会离开她的高贵的主人,特别是因为他现在正遭遇着极大的困难②。

①即有权选举神圣罗马帝国的诸侯。勃兰登堡是德国的一个皇族。

②国王克利斯蒂二世于1523年4月13日被丹麦的诸侯罢免。这里所指的是他离开宫殿准备到荷兰去的情景。他从荷兰带来的一位心爱的女子“小鸽子”(Duelil)就住在这里所说的那条狭窄的“御桥街”上。

“他的血液里焚着火,他的思想里焚着火。他要粉碎与旧时代的联系,他要粉碎农民的羁绊,他要对市民和善,他要剪断那些‘贪婪的鹰’的翅膀,但是这些鹰太多了。他离开了他的王国,希望能够在外国争取更多的朋友和族人。他的妻子和忠实的部下追随着他。在这别离的时刻,每个人的眼睛都润湿了。

“声音和时代之歌混杂在一起;有的反对他,有的赞成他。这是一个三部的合唱。请听那些贵族们所讲的吧。这些被写下来并印出来了:

“‘万恶的克利斯蒂,愿你倒霉吧!流在斯德哥尔摩广场上的血在高声地诅咒着你!①’

①克利斯蒂二世在1520年征服了瑞典。这一年他在斯德哥尔摩大肆*瑞典的贵族。1521年他被赶出了瑞典。

“僧侣们也在同样地咒骂他:‘让*和我们遗弃你吧!你把路德的一套教义搬到这儿来;你使它占用教堂和讲台;你让魔鬼现身说法。万恶的克利斯蒂,愿你倒霉吧!’

“但是农民和平民哭得非常难过:‘克利斯蒂,人民爱戴你!不准人们把农民当做牲畜一样买卖,不准人们把农民随便拿去交换一只猎犬!你所定的法律就是你的见证!’

“不过穷人所说的只像风里的糟糠。

“船现在在宫殿旁边开过去了。平民都跑到围墙边来,希望能再看一眼这只御艇。”

“时代是漫长的,时代是艰苦的;不要相信朋友,也不要相信族人。

“住在吉尔宫殿里的佛列得里克倒很想做丹麦国王呢。

“国王佛列得里克现在来到了哥本哈根。你看到这幅名为‘忠诚的哥本哈根’的图画没有?它的周围是一片漆黑的乌云,呈现出一系列的画面。瞧瞧每一幅画吧!这是一种能发出回响的图画:它现在还在歌声和中发出回音——经历过一连串岁月的艰难和困苦的时代。

“那只游踪不定的鸟儿,国王克利斯蒂的遭遇怎样呢?许多别的鸟儿曾经歌唱过它;它们已经飞得很远,飞过了陆地和大海。鹳鸟在春天来得很早;它是飞过德国从南方来的。它看到过下面所讲的情:

“‘我看到亡命的国王克利斯蒂在长满了石楠的沼泽地上乘着车子走过。他遇见一辆独马拉着的破车。车里坐着一个女人——国王克利斯蒂的妹妹,勃兰登堡选帝侯的夫人。她因为忠实于路德的教义而被她的丈夫驱逐出去了。这两个流亡的兄妹在这阴暗的沼泽地上见面了。时代是艰难的;时代是漫长的。不要相信朋友或族人吧。’

“燕子从松德堡宫殿①那儿飞来,唱着悲歌:‘国王克利斯蒂被人出卖了。他坐在一座像井一样深的塔里。他的沉重的步子在石地上留下足印,他的手指在坚硬的大理石上刻下痕迹。’

啊,什么忧愁能比得上

刻在石缝里的这些语?②

“鱼鹰从波涛汹涌的大海飞来——那广阔无边的大海。一条船在这海上驶来,带着富恩岛上勇敢的苏伦·诺尔布③。他是幸运的,但是幸运像风和天气一样,在不停地变幻。

“在尤兰和富恩岛上,大渡乌和乌鸦在尖叫:‘我们现在出来寻找食物!真是好极了,好极了!这儿有死马的尸体,也有*的尸体。’这是一个动乱的时代;这是奥登堡伯爵④的战争。农人拿起他们的棒子,市民拿起他们的刀子,大声地喊着:‘我们要打死所有的豺狼,一只幼狼也不要让它留下。’烟云笼罩着正在焚毁的城市。

“国王克利斯蒂是松德堡宫殿里的一个囚。他没有办法逃跑,也没有办法看到哥本哈根和它的灾难。克利斯蒂三世站在北边的公共草场上⑤,像从前他的父亲一样。失望的空气笼罩着这整个城市;这儿充满了饥荒和瘟疫。

①克利斯蒂二世在1532年企图恢复他的王位而被捕,并且被囚禁在松德堡宫里。

②引自丹麦诗人保吕丹——缪勒(Fr.Paludan-muller,1807~1876)的一首诗。

③他是丹麦的海军大将,克利斯蒂二世的支持者,曾协助他逃亡。

④指奥登堡(Oldenburg)侯爵,他1448至1481年统治丹麦。

⑤在哥本哈根的北边。

“有一个骨瘦如柴、衣衫槛楼的女人靠着教堂的墙坐着。她是一具尸体。两个活着的孩子躺在她的怀里,从她没有命的**里吸出血液。

“勇气没有了,抵抗力消逝了。你——忠诚的哥本哈根!”

“礼号吹奏起来了。请听鼓声和喇叭声吧!贵族老爷们穿着华丽的丝绸和天鹅绒的衣服,戴着飘动着的羽毛,骑着饰着金银的骏马到来了。他们是在向旧市场走去。他们是不是依照惯例要在马上比枪或在马上比武呢?市民和农人都穿着最好的衣服集中到这儿来。他们将要看到什么呢?是不是要把教皇的偶像收集到一起,烧起一堆警火呢?是不是刽子手站在那儿,正如他站在斯拉霍克①的火葬堆旁边一样呢?作为这个国家的统治者的国王是一个路德教。这件现在要让大家知道、证实和承认。

①斯拉霍克(Slaghaek)是一个牧师的儿子,曾当过克利斯蒂二世的秘书,1522年1月24日在哥本哈根的广场上被当众焚死。

“高贵的太太和出自名门的小姐——她们穿着高领的衣服,帽子上饰着珍珠——坐在敞开的窗子后面,观看着这整个的场面。大臣们穿着古雅的服装,坐在华盖下地毯上的皇位旁边。国王是沉默的。现在他的命令——朝廷的命令——用丹麦的语言向公众宣布了:因为市民和农民对贵族表示过反抗,现在要受到严厉的惩罚。市民成了贱民;农民成了奴隶。全国的主教也受到了责罚。他们的权力已经没有了。教会和修道院的一切财产,现在都移交给国王和贵族了。

“一面是骄奢和豪华,一面是憎恨和贫困。

贫穷的鸟儿蹒跚地走着,

不稳地走着……

富贵的鸟儿歌唱地走着,

喧闹地走着!①

“变乱的时代带来浓重的乌云,但也带来阳光。它在学术的大厅里、在学的家里照着。许多名字从那个时代一直照到我们这个时代,其中有一位叫做汉斯·道;他是富恩岛上一个穷苦的铁匠的儿子:

这个孩子来自贝根德小镇,

他的名字在整个丹麦驰名。

他,丹麦的马丁路德,挥着福音的剑,

胜利地使人民接受*的真言。②

①此诗英译缺。

②这是引自丹麦诗人英格曼(Bernhard Severin Ingemann,1789~1862)的一首诗。汉斯·道(Hans Tausen,1495~1561)是丹麦一个有名的**家。

“贝特鲁斯·巴拉弟乌斯这个名字也发出光辉。这是一个拉丁名字;在丹麦文里,它是贝特尔·卜拉德。他是罗斯吉尔得的主教,也是尤兰一个穷苦铁匠的儿子。在贵族中,汉斯·佛里斯这个名字也发出光辉。他是王国的枢密顾问。他请学到他家里来吃饭,同时照顾他们。他也同样地照顾小学。在所有的名字之中,特别有一个名字受到众人的喝彩和传颂:

只要亚克塞港①有一个学

能写出一个字母,

那么国王克利斯蒂的姓名

就处处被人传颂。②

“在一个变乱的时代里,阳光也会从浓重的乌云里射出来。”

“现在我们再翻一页吧。

“在‘巨带’里③,在撒姆叔海岸下,有什么东西在呼啸,在歌唱呢?一个披着一头蔚蓝色头发的美人鱼从海面上升起来。她向农民预言未来:有一个王子将要出;他将要成为一个有权力的伟大的国王④。

“他出在田野里的一棵花儿盛开的山植树下。他的名字现在在传说和歌声中,在邻近的骑士大厅和城堡中开了花。有尖塔的交易所在建立起来了。罗森堡宫殿高高地耸立着,俯视着远在城墙以外的东西。学现在有他们自己的宿舍。在这宿舍附近,座落着作为乌兰妮亚⑤纪念碑的‘圆塔’⑥。它现在仍高耸人云,遥对着曾经是乌兰妮亚宫所在地的汉岛。宫的金圆顶在月光中发出闪光;人鱼姑娘歌唱着住在宫里面的主人——国王和圣哲常来拜访的、有贵族*的智者杜却·布拉赫。他把丹麦的声誉提得那么高,使丹麦跟天上的星星争辉,全世界有文化的国家都知道它。但是丹麦却把他赶走了。

①即哥本哈根的旧称。

②引自丹麦诗人缪勒(Paul. M. Muller)的一首诗。

③指西兰和富恩岛之间的一条海峡。

④指国王克利斯蒂四世。在他统治期间,丹麦的文化得到了发展。

⑤希腊神中九女神之一;她的任务是掌握天文。

⑥这是哥本哈根的一个天文台,由丹麦的名天文学家杜却·布拉赫在1576至1580年建造的。

“他在痛苦中用这样的歌慰自己:

天空不是处处都有?

我还能有什么要求?

“他的歌活在人民心中,像人鱼姑娘所唱的关于克利斯蒂四世的歌一样。”

“这一页你要好好地看!”干爸爸说,“它的画后面有画,正如英雄叙诗中的后面有诗一样。这是一支歌;它的开头非常愉快,它的结尾却很悲哀。

“一个国王的女儿在国王的宫殿里跳舞。她是多么漂亮啊!她坐在国王克利斯蒂四世的膝上;她是他心爱的女儿爱勒奥诺娜。她是在道德的教养中长大起来的。她的未婚夫是一个最优秀的显赫贵族哥尔非·乌惠德。她还不过是一个孩子;还常常受到严厉的女教师的鞭打。她向亲爱的人哭诉,而她有理由这样做。她是多么聪明,多么有教养,有学问啊!她会希腊文和拉丁文;她能伴着琵琶唱意大利歌;还能谈论关于教皇和路德的情。

“国王克利斯蒂躺在罗斯吉尔得主教堂的墓窖里,爱勒奥诺娜的兄弟成了国王。哥本哈根的皇宫里是一片富丽豪华的景象。这儿充满了美和智慧:最突出的代表人物是皇后——路尼堡的苏菲亚·阿玛利亚。谁能像她那样善于骑马呢?谁能像她那样精于跳舞呢?作为丹麦的皇后,谁能像她那样谈笑风呢?

“‘爱勒奥诺娜·克利斯汀妮·乌惠德!’这是法国大使亲自讲的,‘就美和聪明说来,她超过了一切的人。’

“在宫殿的光滑的舞池里,嫉妒的牛蒡长出来了。它在那儿了根,蔓延起来。成了那儿一种引起人藐视的笑柄:‘这个私子!她的马车应该在御桥上停下来。皇后可以坐车子走过的地方,普通妇女也可以走过!’

“闲、诽谤和谎言像雪片似地飞来。

“于是乌惠德在静寂的夜里挽着妻子的手,他有城门的钥匙,他打开一扇门。马就在外面等着。他们骑马沿着海岸走;他们乘船逃到瑞典。”

“像命运对这对夫妇所起的变化一样,我们再看另一页吧。

“这是秋天,白天短,黑夜长。天气是灰暗和潮湿的,寒风越吹越厉害。堤岸上的树叶在瑟瑟作响;这些树叶飞到贝德·奥克斯①的庭院里——这房子已经空了,被它的主人遗弃了。风在克利斯仙港上呼啸,在现在当作一个普通监狱用的开·路克②的公馆周围吹着。他本人受到了羞辱,并且被放逐出去了。他的族徽*碎了。他的画像高高地悬在绞架上。他对于这个国家的尊贵的皇后说了一些粗心大意的;这就是他所得到的惩罚。

①贝德·奥克斯(Peder Oxe,1520~1575)是当时丹麦皇家一个权力很大的家臣,后来被撤职。

②开·路克(Kai Lykke,1625~1699)是当时丹麦的一个大臣,因诽谤皇后而被判罪,后来逃亡到外国去。

风在强劲地吹着,扫过曾经是加冕典礼礼仪室的公馆所在地的那个广场。现在那儿只剩下一块石头。‘而且这还是我把它作为一块水磨石放到浮冰上吹到这儿来的呢,’风萧萧地说。‘这块石头搁了浅;我所诅咒的“贼岛”就是在这儿冒出来的。它成了乌惠德老爷的公馆的一部分——他的夫人在这公馆里伴着清脆的琵琶歌唱,读希腊文和拉丁文,骄傲地活着。现在这儿只剩下这块石头,上面刻着这样的碑文:

此石永远作为叛国者哥菲兹·乌惠德的羞耻和臭名的纪念。

“‘但是那位高贵的夫人——她现在到什么地方去了呢?呼——嘘——呼——嘘!’风在用一种尖锐的声音呼啸着。

“海水不停地拍打着宫殿的粘湿的墙,在宫殿后面的那座‘蓝塔’里,她已经待了好几年。这个房间里温暖少而烟多。天花板下面的那个小窗子很高。国王克利斯蒂四世的这位娇惯养的孩子——这位最文雅的小姐和夫人,她活得多么艰难,多么痛苦啊!这座被烟熏黑了的监狱的墙上挂满了引起她的回忆的窗帘和织锦。她记起了她儿时代的幸福时光,她父亲的温柔而神采飞扬的面貌。她记起了她的华贵的婚礼,她的光荣的日子,她在荷兰、英国和波霍尔姆的困苦的时刻。

在真诚的爱情面前,

无所谓困苦和艰难。

“那时她仍然和他活在一起。但现在她却是孤独的,永远孤独的。她不知道他的坟墓在什么地方——谁也不知道。

她对丈夫的忠诚,

是她唯一的罪行。

“她成年累月地待在那里面,而外面的活却在不停地进展。时间永远不会静止下来,但是我们不妨静止一会儿来把她和这支歌的意义想一想:

我要保持我对丈夫的誓言,

不管怎样困苦和怎样艰难!

“你看到这幅图画了吗?”干爸爸问。

“这正是冬天。冰冻在洛兰和富恩岛之间造出一座桥——一座为卡尔·古斯塔夫①用的桥。他长驱直人,所向无敌。整个国家遭受到抢劫和焚烧,恐怖和饥饿。

①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于1658年围攻哥本哈根。丹麦国王佛列得里克三世与他订了不利于丹麦的条约才算解围。

“瑞典人已经齐集在哥本哈根城下。天气冷得刺骨,雪花狂飞乱舞。但是男人和女人,忠实于他们自己的国王,忠实于他们自己,现在正在准备作战。每一个手艺人、店伙、学和教师都在城墙上守城。谁也不怕那些火红的炮弹。国王佛列得里克宣誓要死在自己的窝里。他骑在马上**,皇后在后面跟随着他,这儿充满了勇气、纪律性和爱国的热忱。

“让瑞典人穿着白衣、在白雪里向前爬,准备突击吧!大家不停地把梁木和石头扔到他们头上。是的,女人提着滚烫的铁锅,把沸腾的沥青和柏油向这些进攻的敌人头上淋下去。

“在这天晚上,国王和平民团结在一起,凝成一股力量。他们得救了,他们胜利了。教堂的钟在齐鸣;处处是一片感恩的歌声。市民啊,在这里你们获得了骑士般的名誉!”

“斯万尼主教的夫人坐着一辆紧闭着的车子来了。只有显贵才能这样做。那些凶猛的年轻贵族把车子打得稀烂。主教夫人只好亲自步行到主教公馆里去。

“整个就只这一点吗?下一步是摧毁更重要的一件东西——过度的傲慢。

“汉斯·南市长和斯万尼主教①,在*的名义下,携手进行工作。他们的语充满了智慧和诚恳;人们在教堂里,在市民公所里都能听见。

①南市长(Borgemester Hans Nansen)和斯万尼主教(Biskop Svane)是瑞典人围攻哥本哈根时帮助丹麦国王最得力的人。战后他们又帮助国王建立起*政体。

“他们一携手,港口就堵住了,城门就关闭了,警钟就响起来了。

“只有国王可以掌握大权。他曾经在危险的时刻留在他的窝里。要人和平民都要由他来管理和统治。

“这是一个专权的时代。”

“我们再跳一页,也再跳一个时代吧。

“‘嗨咿!啊嗨咿!’犁被扔到一边,石楠遍地丛,但是人们却非常喜欢打猎。‘嗨咿!啊嗨咿!’

“请听那响亮的号角和狂吠着的猎犬吧!请看那些猎人吧!请看国王克利斯蒂五世吧!他年轻而又快乐。宫里和城里全是一片快乐的景象。大厅里点着蜡烛,院子里点着火把,街上点着路灯。一切东西是那么焕然一新!从德国请来的新的贵族——男爵和伯爵——接收了恩惠和礼品。当时最流行的东西是称号、官职和德国语言。

“于是人们听到一个真正的丹麦声音:这是一个织工的儿子——他现在当上了主教。这就是根果①的声音。他唱着美丽的圣诗。

“还有一个平民的儿子——一个卖酒人的儿子。他的名字在法律和正义中射出光辉。他的关于法律的著作成了国王的名字的金底。它将永远不会被人忘记。这个平民的儿子是这国家最伟大的人;他得到了一个贵族的纹章,但也因此招致了嫉恨。因此在刑场上,格里菲尔德②的头上搁着刽子手的刀子,但是就在这时他被赦罪,改为终身监禁。人们把他送到特龙罕海岸外的一个小小的石岛上去。

蒙霍姆成了丹麦的圣赫勒拿③。“但是宫殿里的舞会仍然在愉快地进行着。这里是一派豪华富贵的景象;这里有轻松的音乐。朝臣和太太们在这里跳舞。

“现在是佛列得里克四世的时代!

“请看那些庄严的船只和胜利的旗帜吧!请看那波涛汹涌的大海吧!是的,它可以告诉人们丹麦的迹、成就和光荣。我们记得起一些名字——胜利的塞赫斯得和谷尔登洛④!我们记得起卫特菲尔得⑤——他为了要救出丹麦的舰队,炸毁了他自己的船,而他本人则拿着丹麦的国旗,被抛到空中去。我们想着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里的*,想起了从挪威山上跑下来保卫丹麦的那位英雄:比得·托登叔⑥。在那壮丽的海上,在那狂暴的海上,他的名字像雷轰似地从这条海岸传到那条海岸。

①根果(Thomas Hans Kingo,1634~1703)是丹麦有名的*诗人,写过许多赞美诗。

②格里菲尔德(P. S. Griffelde,1635~1699)是丹麦的*家。从1679年起,他在蒙霍姆(Munkholm)岛被监禁了22年。

③这是大西洋上的一个海岛,拿破仑曾被监禁在这里。

④这是丹麦两个有名的海军大将,曾经两次战胜挪威的海军。

⑤这是丹麦的另一个海军大将,

⑥这是一个挪威人,服务于丹麦舰队。当丹麦和瑞典作战的时候,他立过大功。

闪电透过尘埃,

雷声打乱时代的低语;

一个裁缝的学离开案板,

划着一条小船走过挪威沿岸。

威金人那种年轻和钢铁般的精神,

飘扬在北海上。①

“这时从格林兰的沿岸吹来一阵轻快的风——一阵像来自伯利恒土地上的香气。它带来汉斯·爱格得②和他的妻子所点起的福音之光。

①引自丹麦名诗人和*家卜洛(Parmo Carl Ploug,1813~1894)的一首诗。

②这是一个丹麦的牧师,他把*的福音传到格林兰岛上去。

“因此半页的篇幅有金底;另外半页的篇幅,因为表示悲哀,是一片灰黑——上面有些黑点,好像表示火花,又好像表示疾病和瘟疫。

“瘟疫在哥本哈根横行。街上都空了,所有的门都关上了,处处是粉笔画的十字,表示屋子里有瘟疫。但是画有黑十字的地方,表明里面住着的人全都死光了。

“尸体都在夜间被运走,没有人敲什么丧钟。躺在街上半死的人也跟*一道被运走了。兵车装满了尸体,发出隆隆的响声。但是啤酒店里却发出醉汉的可怕的歌声和狂叫。他们想借酒来忘掉悲惨的境遇。他们要忘记,然后灭亡——灭亡!的确,他们终于走到灭亡。这一页,跟哥本哈根二次的灾难和考验一起,就在这儿结束。**儿大全

“国王佛列得里克四世仍然活着。在岁月的飞逝中,他的头发都变得灰白了。他站在王宫的窗口眺望着外面的风暴。这是岁暮的时候。

“在西门附近的一幢小房子里,有一个男孩子在玩球。球儿飞到顶楼上去了。这小家伙拿着一根蜡烛爬上去寻找它。于是这幢小房子就起了火,接着整条街也烧起来了。火光冲上天空;云块反射出光来。火在不停地扩大!火的燃料可是不少:有食物,有干草和麦秆,有腊肉和柏油,有整堆为了过冬用的木柴。什么东西部烧起来了。处处是哭声和叫声,一片混乱。老国王骑着马走到这混乱中来。他鼓励大家;对大家下命令。火药在爆炸,房屋在崩塌。这时北城也烧起来了;许多教堂——包括圣·彼得教堂和*院——也都烧起来了。请听教堂的钟最后发出的声音吧:‘仁慈的*,请您收回您对我们的愤怒吧!’

“只有圆塔和皇宫被保留了下来;它们周围的一切都成了烟雾迷漫的废墟。

“国王佛列得里克对老百姓很好。他慰他们,给他们东西吃。他跟他们在一起;他是那些无家可归的人的朋友。祝福国王佛列得里克四世吧!”

“现在请看这一页!

“请看这镶着金子的马车,它旁边的随从和前前后后的骑士吧。它从皇宫里开出来,皇宫两边拦着铁链,为的是怕老百姓走得太近。每个平民必须光着头才能走过广场。因为这个缘,你看不见广场上有什么人——大家都避开这块地方。现在可是有一个人走过来了:他的眼睛下垂,手中拿着帽子。在这时候,他正是我们很愿意推崇的一个人:

他的语像扫净一切的狂风,

一直吹到明天太阳光出现;

外来的不良风习像许多蚱蜢,

匆忙地逃回到它发源的地点。①

“这就是充满了机智和幽默的路德维格·荷尔堡②。他的伟大表现在丹麦的剧场上。但是丹麦的剧场却都关上了门,好像它们是羞耻的发源地似的。一切娱乐都受到限制。歌舞和音乐都被禁止了。*教阴暗的一面现在占了上风。”

①引自丹麦诗人爱密尔(Christian Frederrik Emil,1797~1840)的一首诗。

②荷尔堡(Ludvig Holberg,1684~1754),一般称为丹麦戏剧的创始人。

“‘丹麦王子!’他的母亲这样称呼他。现在是他的时代——充满了明朗的阳光、鸟儿的歌声、欢乐和地道的丹麦式的活的时代:佛列得里克五世成了国王。

“皇宫广场上的铁链现在拆除了。丹麦的剧场的门又开了。处处充满了笑声、歌声和快乐的心情。农人举行夏日的联欢节。经过饥饿的压迫以后,他们现在可以欢乐了。‘美’现在繁荣起来,开出花朵,在声、色和创造性的艺术中结出果实,请听格勒特里①的音乐吧!请看伦得曼②的演剧吧!丹麦的皇后喜爱一切地道的东酉。英国的路薏丝,你是那么美丽和温柔!愿天上的*祝福你!愿太阳光以愉快的大合唱来歌颂丹麦的那些皇后——菲利巴,伊丽莎白和路薏丝。”

“尘世的部分早已被埋葬掉了,但是灵魂仍然活着,名字也仍然活着。英国又送来一个皇族的新嫁娘——玛蒂德③。她是那么年轻,但是那么快就被遗弃掉!诗人有一天将会歌颂你,歌颂你年轻的心和你所过的艰难的日子。歌声在时间的流逝中,在人民中间,有一种力量,一种无法形容的力量。请看那皇宫——国王克利斯蒂的皇宫——的大火吧!人们在想尽一切办法要救出他们所能找到的最好的东西。请看那些码头工人拖出的一篮子银盘和贵重的东西吧。这是一笔了不起的财富。不过他们马上看到在熊熊大火燎着的一扇敞开的门后面,有国王克利斯蒂四世的一尊古铜半身像。他们于是扔掉他们背着的那笔财富。这尊像对他们有更重大的意义!必须把它救出来,不管它有多重。他们从爱华德④的诗歌中,从哈特曼⑤的悦耳的曲调中认识了他。

①格勒特里(A.E.M.Gretry,1741~1813)是法国的名作曲家。

②伦得曼(Gert Londemann,1718~1774)是丹麦有名的戏剧家。

③玛蒂德(Karollne Mathilde,1751一1775)是丹麦国王克利斯蒂七世的妻子,因失宠被囚禁在克隆堡监狱,并死于狱中。

④爱华德(Johannes Ewald.1743~1781)是丹麦的名诗人和剧作家。

⑤哈特曼(Johan Peter Emilius Hartmann,1805~1900)是丹麦的名作曲家。

“语言和歌曲都具有力量:对于可怜的玛蒂德皇后说来,这更具有力量。”

“我们再继续翻翻我们的画册吧。

“乌菲德广场上立着一个羞耻的纪念碑。世界上还有什么地方竖立着同样的东西呢?在西门附近立着一根圆柱。世界上像这样的东西有多少呢?

“太阳吻着作为‘自由圆柱’的基石的那块石头。所有教堂的钟都响起来了;旗帜在飘扬。大家对王储佛列得里克高呼万岁。贝尔斯托夫、勒汶特洛和柯尔边①这几个名字永远留在老年人和青年人的心里和嘴上。大家带着微笑的眼光和感激的心情念着圆柱上刻着的神圣的碑文:

国王命令:废除农奴制;制定并实施土地法,以使农民成为勇敢、聪明、勤劳、善良、正直和幸福的公民!

“这是多么阳光明媚的一天啊!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个‘夏日联欢节’啊!

“阳光之神唱着歌:‘善在长!美在长!乌菲德广场上的那块石碑将会倒下,但是自由圆柱将会永远在太阳光中立着——*、国王和人民都祝福它。’

我们有一条古老的公路,

它一直通到世界的尽头,②

“这就是那广阔的大海——敌人或朋友都可以使用的大海。而敌人也就来了。强大的英国舰队驶进来了:一个大国来攻打一个小国③。这场战斗是艰苦的,但是人民却非常勇敢。

每个人都英勇无敌,

战斗到最后一口气。④

“他们赢得了敌人的钦佩;他们感动了丹麦的诗人。现在我们纪念这天的战斗的时候,就高高地挂起国旗:这是丹麦光荣的4月2号——哥本哈根港外的洗足木耀日⑤的海战。”

①贝尔斯托夫(A. B. Bernstortf,1735~1797)勒汶特洛(Raventlow,1748~1827)和柯尔边(C.Colbjornsen,1749~1814)都是丹麦的*家和社会*家。

②这是丹麦诗人格兰特维格的两句诗。

③在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不准丹麦中立,于1807年向丹麦进攻,把丹麦的海军全部消灭了。

④这是丹麦作家弗列德里克(Werner Hans Frederik,1744~1812)的诗句。

⑤这是*受难前的一天,在这一天*亲自为他的门洗足,以表示谦虚。见《*·*全书·约翰福音》13章。

“许多年过去了。奥列·松得海峡出现了一支舰队。它是开向俄国去呢,还是开到丹麦来呢?谁也不知道,甚至舰队上的人也不知道。

“人们的嘴上流传着一个:这天早晨在奥列·松得海面上,一件密封的命令拆开了,并且立即宣布。它上面写道:围剿丹麦的舰队。这时一个年轻的上校——一个言行一致的英国的儿子——站到他的首长面前来,说:‘我发誓,在公开和正义的战斗中,我愿为英国的国旗战斗到死,但是我不能去摧毁一个弱国。’

“他说完这,就跳到海里去了!

于是舰队向哥本哈根前进,

远离它应该去的战场①,

那个无名上校的冰冷尸身,

在深蓝的水底下隐藏,

直到浪潮把它推向海边。

瑞典的渔人们在星空下撒网,

捞起他,用船把他装上岸:

每人都想保留住死者的肩章。②

“敌人向哥本哈根进攻。整个城市都烧起来了。我们丧失了我们的舰队,但是却没有丧失勇气和对*的信心。他倒下来了,但是他又能站起来。像爱赫里亚③的战斗一样,创伤终于治好了。哥本哈根的历史充满了值得慰的情。

我们有亘古不变的信心:

*永远是丹麦的一个友人。

他会帮助,只要我们坚持到底,

明朗的太阳明天一定会升起。

“不久阳光照着新建的城市,照着丰饶的麦田,照着我们人民的技能和艺术。这是一个和平幸福的夏天。这时候奥伦施拉格④到来了;诗神建立起她丰富多彩的海市蜃楼。

点击查看更多安徒生童话故事第:蝴蝶The Butterfly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294.cn/articles/16946.html

热门阅读

  1. 校园安全检查工作自查报告
  2. 暑假见闻日记
  3. 最温馨生日快乐祝福
  4. 幼儿园祝福语
  5. 万圣节祝福短信精选
  6. 三字经读后感的范文
  7. 201年给领导的除夕祝福语简短
  8. 关于我爱祖国手抄报资料
  9. 低调也是一种智慧美文
  10. 201年立夏时节祝福语短信息
  11. 骂船如神名人故事
  12. 明朝那些事儿的散文
  13. 《齐天乐·烟波桃叶西陵路》原文翻译及赏析
  14. 市的教育工作总结范文
  15. 五星农家乐表彰会发言稿范文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