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鱼的故事:红蜡烛和人鱼姑娘

发布时间: 2025-07-15 21:56:38

美人鱼的故事:红蜡烛和人鱼姑娘

红蜡烛和人鱼姑娘讲了一个什么样的童话故事呢?以下是关于红蜡烛和人鱼姑娘的故事,希望你喜欢!

人鱼不光居住在南方的大海里,也曾在北方的大海中生活过。

北方的大海一片碧蓝。—次,人鱼从海中爬到岩礁上,一边欣赏周围的景色,一边休息。

云隙中漏出的月光,冷冷地撒在波涛上,举目四望,巨浪滚滚,茫无际涯。

人鱼心想:这是多么凄凉的景象啊!自己长的模样和人类差不多,同那些鱼类以及栖息在深海下的各种兽类相比,不论心灵还是外表都更接近于人类。可是自己仍旧不得不和鱼儿、兽类为伍,住在寒冷、阴暗、令人沉闷的大海当中。这是为什么呢?

人鱼长年累月连个说话的伙伴都没有,总是憧憬在明朗的海面生活哪怕一天。一想到这点,她就难过得无法忍受。于是她经常在晴朗的月夜,浮出海面,爬到礁石上休息,她的脑海里充满了各种幻想。

人鱼心想:“听说人类居住的城镇非常美丽。人类比那些鱼类呀、野兽等更加心地和善,富于同情心。我们虽然栖身在鱼类和野兽当中,但是和人类区别却不大,所以我们一定能够同他们生活在一起的。”

这是个雌性人鱼,而且已经怀了小人鱼。她想:我们这些大人鱼长期生活在凄凉无伴的北方的蓝色大海里,移居明朗、热闹地方的生活已经无法指望,可是决不能再让即将出生的孩子遭受这种孤独、痛苦的折磨呀!

离开孩子,孤苦伶仃地住在大海中是非常痛苦的事,可是不管孩子走到哪里,只要她能幸福地生活,就是我最大的喜悦。

听说人类是这个世界上最善良的种族,他们决不欺负、虐待那些可怜的无依无靠的弱者。还听说他们一旦收留了你,决不会再把你抛弃。而且,人鱼的头脸酷似人类,腰部以上的躯体也和人类完全一样,这样看来,人鱼是能够在人类世界中生活下去的。何况我们在野兽当中都能生活呢!

这就是人鱼的一桩心事。

她怀着至少让孩子在热闹美丽的城市中长大成人的愿望,一心要到陆地上生小孩。她知道这样一来,虽然可能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孩子,可是孩子却能因此和人类一起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遥远的海边上有座小山,山顶有个神社,从波浪和波浪的空隙间隐隐约约看得见神社里灯光闪烁。一天夜里,人鱼为了生下小人鱼,顶着风浪,越过漆黑、冰冷的海面,向陆地游来。

海边有个小小的城镇。城里有各种各样的店铺。神社所在的小山的下面有个卖蜡烛的小铺。

铺子里住着一对老夫妇。老爷爷在后屋做蜡烛,老奶奶就在前面卖。镇上的人,还有附近的渔民们去参拜神社时,总要到铺子里买好蜡烛,然后再上山。

山上长着一片松林。神社就坐落在这片松林中间。海风吹打着松林,呼呼的响声昼夜不停。神社每晚都要点燃蜡烛,人鱼已经远远地从海面上望到了这闪烁的灯光。

一天夜里,老奶奶对老爷爷说道: “我们现在过的日子全靠*保佑啊。这山上要是没有神社,咱们的蜡烛就不可能卖出去。所以咱们要感谢*的恩德。趁现在这工夫,我上山去拜拜*吧!”老爷爷回答说:“说得对!我也是天天在心里感激*的功德呢!可是因为事情太忙,没能常去神社参拜。还是你想得周到,就在*面前把我这番心意也表一表吧!”

这天晚上,月光如洗,大地被照得像白昼一样明亮。老奶奶拜完*,往山下走的时候,听到石阶下有婴儿在啼哭。

“真可怜,是个弃婴。什么人把孩子丢到这种地方!不过说来也巧,这孩子在我拜完*回来的路上给我看见,说不定有什么缘份呢!如果我瞅着不管,*会怪罪的。一定是*知道我们夫妻无儿无女,所以赐给我们一个孩子。我先把她抱回去和老头子商量商量,把她养在家里吧!”她心中这么想着,就从地上抱起婴儿往回走,口中念道:“噢噢!瞧,多可怜的孩子!”

老爷爷正在家中等待老奶奶回来,这时,老奶奶抱着婴儿进了屋。她把拾到婴儿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老爷爷听完后说道:“这正是*赐给咱们的孩子,咱们要把她精心喂养好,不然*会怪罪的。”

老夫妻俩就这样把孩子收留下来,并精心喂养着。这婴儿是女孩,腰部以下和人体不同,是鱼的形状。所以老爷爷和老奶奶都断定她一定是传说中的人鱼。

“这孩子不像是人类的后代……”老爷爷用怀疑的目光瞅着婴儿说道。老奶奶接着说:“我也这么想。不过尽管她不是人类的后代,可你瞧她是个多么温和、多么可爱的小姑娘呀!”

老爷爷又说道:“好啦,不管是谁的后代,既然是*赐给的孩子,我们就尽心尽意地抚养吧!她长大一定是个聪明听话的乖孩子。”

从此以后,老两口便如珍似宝地喂养着小姑娘。小姑娘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珠变得黑黑的,头发也非常漂亮,肤色白里透红。她又秀气、又聪明。

姑娘已经长大了,可是她为自己的形体有些异常而害羞,从不愿在人前露面。但是姑娘的容貌生得非常俊美,凡是见过一面的人没有不惊叹的,也有人为了再看一眼姑娘,特意来小铺买蜡烛。老爷爷和老奶奶对他们说道:“我家姑娘少言寡语,又爱害羞,她不愿出来见人。”

老爷爷在铺子后屋加紧制作蜡烛。姑娘心想,要是自己随意在蜡烛上描绘出美丽的图案,人们定会高高兴兴地来*。她向老爷爷说了自己的想法,老爷爷回答说:“那你就试试看,你喜欢画什么就画什么吧!”

姑娘从来没有学过绘画。她有生以来第一次使用鲜艳的红彩,在雪白的蜡烛上画出了很漂亮的鱼、贝以及水草之类的图案。老爷爷看到姑娘的画,大为吃惊。那画里充满了奇异的力量,具有一种说不出的美妙。

老爷爷万分感叹地和老奶奶说:“她画得这么出色是当然的,她是人鱼嘛!本来就不属于人类。”

“买花蜡烛!”从早到晚,也不论大人或小孩,来铺子买蜡烛的人络绎不绝。画着彩绘的蜡烛受到所有人的欢迎。

就在这时,又传出一个神奇的故事。人们在小山的神社里点上红彩蜡,然后把烧剩的蜡油带在身边,出海打鱼时,不论多么厉害的暴风雨天,也不会遭到舟覆人溺的灾难。这件事不知什么时候,一传十、十传百,在人们当中传扬开来。镇上的人说:“那神社供着海神呀!给*点上漂亮的蜡烛,*自然也高兴喽!”

这件事连远方的村镇都知道了。远方的船员,还有渔夫们,为了得到敬神用的彩蜡烧剩的蜡油,不远千里来到这里。他们买好蜡烛,去登山拜神,把点着的蜡烛献给*,等待蜡烛燃尽之后,带着剩下的蜡油返回家乡。因此,不管夜间还是白昼,山上的神社从未断过灯火。特别是晚间,那灯火的光芒显得更加美丽,从遥远的海上也瞧得见。

“这*真叫人感恩不尽呐!”海神的名声很快传开,这座小山也突然有了名气。

*的香火这么旺盛,却没有人想到一心一意往蜡烛上画彩图的姑娘,因而也没有同情、可怜这姑娘的人。姑娘劳累的时候,常常在美丽的月夜,把头伸出窗外,眼窝含着泪水,怀恋地望着那远在北方的蓝色大海。

有一次,从南方国家来了个江湖商人。他想从北方的国家买些稀奇珍贵的东西,带到南国赚取大钱。

这江湖商人不知是从哪儿打听到的,还是他什么时候见过姑娘的面,总之他看出姑娘不是人类,而是世间少有的人鱼。一天,他偷偷来到老两口跟前,背着姑娘,说道:“我出大价钱,你们把人鱼卖给我吧!”

老两口最初执意不肯,觉得这姑娘是*赐给的,不能卖掉。如果卖了,*要怪罪的。江湖商人一再碰钉子,可仍不死心。一天他又来到老两口跟前,煞有介事地说道:“这人鱼,古来就是不吉祥之物,趁早卖掉,不然一定要遭殃的!”

老两口听商人这么一说,信以为真了。又听说能赚大钱,便鬼迷心窍,答应把姑娘卖给他。

江湖商人讲好过几天来接姑娘,就兴高采烈地回去了。

当姑娘知道自己已被卖掉时,十分诧异,寡言少语的善良姑娘害怕离开这个家,去那远隔千里、炎热而又陌生的南方国家。她哭着哀求老两口说:“我什么活都能干。请你们千万不要把我卖到那陌生的地方去。”

可是已经变得无情无义的老两口,怎么也不答应姑娘的请求。

姑娘一如既往地闭门不出,专心致志地往蜡烛上画彩图。老两口看到这种情景,也无动于衷,既不觉得姑娘可爱,也不觉得可怜。

一个月色明亮的夜晚,姑娘独自听着波涛的轰鸣声,思考着自己的前途,不觉悲痛起来。她听着听着,觉得远方有人在呼唤自己。于是她从窗户向外看了看,外边只有映着月光的无边无际的蓝色大海。

姑娘又坐下来,继续画蜡烛画。这时,铺子前边突然喧闹起来。原来是那个江湖商人定于今夜来接姑娘。商人的车上载着一个装有铁丝网的大方木箱。

这只木箱曾装运过老虎、狮子以及豹子等动物。

江湖商人说:善良的人鱼也是海中兽类,所以要把她同老虎、狮子一样对待。

姑娘还蒙在鼓里,继续在那儿俯首描画。就在此时,老爷爷和老奶奶走进屋来领姑娘。他们说:“喂!你该走了!”

由于他们催促得很紧,姑娘没来得及给手上的蜡烛画上彩图,只是把整根蜡烛涂成了红色。

姑娘留下了二、三根红蜡烛,作为这桩辛酸历史的纪念,然后离开了家门。

这是个非常寂静的夜晚。老爷爷和老奶奶已经闭门睡觉了。

“咚!咚!咚!”半夜时分,有人来敲门。上了年纪的人,瞌睡很轻,听到叩门声,老两口心中疑惑。老奶奶问道:“谁呀?”

但是没有回答。“咚!咚!咚!”那人继续叩门。

老奶奶起来,轻启门扇,从缝隙中向外一看,一个长得很白净的女人站在门口。

女人是来买蜡烛的。老奶奶是个见钱眼开的人,哪怕赚个一分半文,她也高兴。

老奶奶把蜡烛盒拿到女人面前。这时她大吃一惊。那女人长长的黑发上挂满水珠,映着月光,晶莹闪亮。女人从盒中取出红蜡烛,死盯着看了一会儿之后,付了钱,就把它拿走了。

老奶奶在灯下仔细地瞧了瞧那钱币,原来不是真钱,而是贝壳。她认为自己上了当,就气呼呼地追了出去,可是那女人已经无影无踪了。

当天夜里,天色突变,海上掀起了罕见的暴风雨。那是正当江湖商人泛舟大海,载着装人鱼姑娘的木笼,驶往南方某国途中的时候。

老爷爷和老奶奶在家里战战兢兢地说道:“这么大的风雨,恐怕那条船要翻在海里的!”

天放亮之后,大海中仍然是一片漆黑恐怖的景象。当天晚上有无数船只遇难。

奇怪的是,打那以后,只要山上的神社点起红蜡烛,到了夜里,不论怎样好的天气,也会马上转为猛烈的暴风雨。红蜡烛变成了不祥之物,蜡烛铺的老两口说这是天诛神罚,从此再也不卖蜡烛了。

可是,从那以后,也不知是什么人,常给神社点上红蜡烛。过去,只要谁拿到这神社中烧剩的蜡油,谁就会在海上消灾除祸;如今只要看一眼红蜡烛,这人必将身遭大难,淹死在大海里。

这消息很快在人们当中传开,再也没人去参拜山上的神社了。昔日那圣洁灵验的*,现在成了一方的凶神恶煞。而且没一个人不怨恨地说:这个镇上要是没这神社就好了。

船员们只要从海上望到神社所在的小山,就感到畏惧。到了夜间,这一带海面更是一番可怕的景象:惊涛骇浪一望无际;每当那巨浪撞碎在岩礁上时便激起团团白色飞沫;那月光透过云隙照到波涛上的情景实在令人毛骨悚然。

在一个漫天漆黑、不见一丝星光的雨夜,有人看见波浪上漂浮着红蜡烛的火光,这火光渐渐地升往高处,一会儿朝着山顶的神社时隐时现地游动而去。

没过几年,山下的那个城镇便完全衰落荒废了。

拓展阅读

1、抗英雄简短

中国民志愿军第68军第203师第607团侦察排副排长杨育才率侦察班,在抗援朝战争夏季反击战役中,化装奇袭“白虎团”,斩断虎头于金城,荣获特等功奖旗一面,上书:英勇**敌心脏,捣毁匪窠建奇功。这面由志愿军第68军第607团制发的奖旗作为文物珍品收藏在博物馆里,成了杨育才光辉战斗勋业的历史见证。

杨育才,1926年生,陕西省沔县,1949年参加中国民*,1950年加入中国**,1951年6月参加中国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参加了抗援朝战争阵地防御作战、巩固阵地作战、战术反击战及夏季反击战役。

1953年7月13日晚,夏季反击战役金城战役打响了,杨育才奉命率侦察班12名战士,以化装奇袭手段,歼灭南朝鲜军“精锐师团”——首都师第1团(白虎团)团部。他们冒着敌军密集的炮火,沿着侦察路线,直插敌军308高地,进入“虎口”415高地。杨育才决定先抓个“舌头”,弄清敌军的口令。这时,杨育才发现队伍尾部多了一个,巧妙地将其抓住,经审讯确认是误入的敌军士兵,从他嘴里得知敌军的口令是“古伦姆——欧巴”,然后把他捆起来,嘴里塞上毛巾,放在草丛中隐蔽起来。刚处理完俘虏,杨育才听到草丛中有沙沙的响声,他断定有敌军走来,遂命侦察员抓住机会对口令。侦察员高喊一声:“站住,你们是干什么的?”敌军怯生生地回答:“我们是游动哨。”“口令”敌军马上回答:“古伦姆”,侦察员接着补上“欧巴”。这样在口令的掩护下,与敌军擦肩而过。之后,杨育才率侦察班如12支利箭,飞快地向二清洞南朝鲜军“白虎团”团部射去。

杨育才率侦察班一路冒雨涉险,巧妙地通过敌军几道岗卡,十分机智地进到“白虎团”团部驻地,发现该团部是由铁丝网围起来的,里面有两排整齐而讲究的木板房,院外的小山沟里,停放着大卡车吉普车,敌军正慌忙地往车上搬东西,企图逃跑。借着灯光,杨育才发现敌军首都师副师长、机甲团团长等正在开会。杨育才率侦察班突然勇猛地闯进会议室、警卫室,立即开枪射击,打得敌军措手不及,当场击毙敌机甲团团长,俘敌军科长、榴炮营副营长等。此时,乱作一团的敌军,四处逃窜,拼命挣扎,在前有枪口,后无退路的情况下,只好纷纷举手投降。此战,侦察班共歼敌70余,只有副师长、“白虎团”团长等几个落荒而逃,缴获李承晚亲自送给“白虎团”的“优胜”虎头旗一面,打乱了该团的指挥体系。侦察班轻伤一。战斗结束,他们押着俘虏,登上凯旋的征程。

为表彰杨育才率领侦察班歼灭南朝鲜王牌军“白虎团”的功绩,1953年10月,中国民志愿军领导*给他记特等功,1954年授予“中国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侦察班荣立集体特等功。朝鲜民主主义民共国最高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民共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杨育才的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作为一级文物珍品收藏在博物馆里。侦察班缴获的“白虎团”的“优胜”虎头旗也收藏在博物馆里,成了“白虎团”惨败的历史见证。

2、关于抗战争英雄物的

杨根思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受到地主的剥削压迫,心中对旧社会充满仇恨,得知**领导的军队是民的队伍,就下定决心跟*走。入伍后,他把这种信念转化为苦练军本领的动力,坚信只要时刻遵守*的决议、指示,就“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他随部队转战南北,不畏艰难困苦,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援朝的炮火洗礼,初次参加即手持长矛缴到了枪,显出智勇双全的才干;杨根思曾创造了用炸药包俘虏国民*军一个排的惊战绩,被授予华东一级民英雄。

1950年9月,第一次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杨根思这位新四军老战士、参加过淮海战役等大小数十次战役战斗、多次荣获战功的著名的战斗模范爆破英雄。10月,参加中国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0年11月,在抗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分割围歼咸镜南道军战斗中,时任志愿军某部连长的杨根思,奉命带1个排扼守长津湖畔下碣隅里外围1071.1高地东南小高岭,负责切断军南逃退路。29日,号称“王牌”军的军陆战第1师开始向小高岭进攻,猛烈的炮火将大部工摧毁。

他带领全排迅速抢修工,做好战斗准备,待军靠近到只有30米时,带领全排突然射击,迅猛打退了敌的第一次进攻。接着,军组织两个连的兵力,在8辆坦克的掩护下再次发起进攻,他指挥战士奋勇冲入敌群,用刺刀、枪托、铁锹展开拼杀。激战中,又一批军涌上山顶,他亲率第7班第9班正面抗击,指挥第8班从山腰插向敌后,再次将军击退。

军遂以空中地面炮火对小高岭实施狂轰乱炸,随后发起集团冲锋。他率领全排顽强抗击,以“在阵地在”的英雄气概,接连击退军8次进攻。在坚守小高岭战斗中,杨根思率领三排打退军8次进攻,在最后只剩他一时,他投完手榴弹,射出最后一颗子弹,一把拉着了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烟,以大无畏的**精神,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与敌同归于尽,年仅28岁。朝鲜*在长津湖畔修建了一座杨根思英雄纪念碑。中国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题词赞誉他是:“中国民的优秀儿子,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志愿军的模范指挥员”。

3、关于抗战争英雄物的

中国民志愿军第12军第34师第100团第2连班长伍先华,在抗援朝战争战术性反击战中,紧急时刻,肩扛炸药包,冲进敌坑道、拉响导火索,为队伍前进开辟了路。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民共国最高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为“朝鲜民主主义民共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伍先华,1927年生,四川省遂宁县,1949年12月参加中国民*,1950年8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3月参加中国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参加了抗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巩固阵地作战及战术性反击战。

1952年秋,志愿军发起了战术性反击战。在江原道金城郡官岱里以西的反击战中,伍先华所在的第3班接受了爆破半截坑道的任务。伍先华领受任务后,带领全班战士连夜出发,察看敌军各个火力点的位置,记熟了进攻的道路目标,根据敌军地堡的大小,捆了许多个不同型号的炸药包,等待出击的命令。

9月29日17时,激烈的战斗打响了。随着炮火的延伸,伍先华率领战士迅速占领了敌军720高地,控制了制高点,尔后直击凹地。他们刚冲到半途,半截坑道喷出的火舌,向凹地74号阵地飞来。接近半截坑道的道路被密集的火力封锁住了,急雨似的子弹、手榴弹从坑道附近的4个地堡里射出来。伍先华命令战士罗亚全把敌军地堡炸掉。罗亚全正向地堡爬去,一群敌军从坑道钻出来,向720高地反击。伍先华率战士用自动步枪、手榴弹打退一股又一股冲上来的敌军,守住了阵地。

战斗在激烈地进行着。这时,3班只剩下伍先华两名战士了。可敌军从坑道里、地堡里不停地射出密集的子弹,死死封住志愿军突击队伍冲锋的道路。伍先华立即命令罗亚全:"你去爆破地堡,我掩护。"罗亚全抱起炸药包,向敌军地堡的右侧爬去。敌军的两道火舌,立即对准了罗亚全。此时,伍先华猛烈地向敌军地堡开火,把两道火舌吸引过来。伏在地上的罗亚全借机爬到敌军地堡群前,随着两声巨响,地堡升起了浓烟烈火。

伴随着敌军地堡的爆破声,志愿军突击队伍发起冲锋,满山遍野响起了喊杀声。此时,半截坑道敌军的重机枪又扫射过来,成了突击队伍前进路上的大障碍。伍先华抱起一捆10公斤重的大炸药包,跃身冲进火网,向半截坑道口冲去。突然一串曳光弹扫来,伍先华负了重伤,但他亳不犹豫地拖着负伤的身子,忍着剧痛吃力地向前爬,在距半截坑道只有几米时,一跃而起,冒着敌密集的火力,扛着炸药包,奋不顾身地冲进敌坑道,在敌军群里拉响了导火索。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半截坑道崩溃了,炸死敌军40多。突击队伍乘机发起冲锋,攻占阵地,全歼守敌1个加强连。伍先华壮烈牺牲了。

1952年11月2日,中国民志愿军领导*为伍先华追记特等功,追授“中国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伍先华所在队伍*追授他为“模范**员”。

4、抗英雄简短

邱少云的

邱少云,男,汉族,中*员,1926年7月出生,1949年12月入伍,四川铜梁,生前系中国民志愿军第十五军二十九师八十七团九连战士。1952年10月,他在距敌前沿阵地60多米的草丛中潜伏时,为避免暴露任烈火烧焦身体而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朝鲜民主主义民共国追授他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英雄”荣誉称号,并追记特等功。

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物”。1952年10月中旬,在金化以西391高地的反击战中,邱少云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的任务。潜伏前,邱少云向*递交了入*申请书,写道:“宁愿自己牺牲,决不暴露目标,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为了中朝类的解放业,愿献出自己的一切。”执行任务中,邱少云在距敌前沿阵地60多米的草丛中潜伏时,敌突然向潜伏区逼近。为了掩护潜伏部队,指挥所命令炮兵对敌进行打击。

遭到打击后出动飞机侦察,并盲目发射侦察燃烧弹。一颗燃烧弹正好落在邱少云身边,飞迸的火星溅落在他的左腿上,燃烧液燃遍他全身,烧着了他的棉衣、头发皮肉。他身旁就是水沟,只要往水沟里一滚,就可以把火扑灭……因为邱少云是尖刀班战士,负责战斗打响后剪断敌的铁丝网,所以埋伏较靠前,他只要稍微动一下,就有可能被发现,整个排也就会被发现,整个行动也许就会失败。但是英勇的邱少云自始至终没有动一下,任由全身在燃烧。为了不暴露潜伏部队,他严守纪律,咬紧牙关,任烈火烧焦身体而一动不动。

他双手深深插进泥土中,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以惊的毅力忍受着剧痛,一声不吭、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时年仅26岁。邱少云的战友盼望的时刻终于来到了!下午5时30分,敌的枪声不响了,火焰渐渐地熄灭了,阵地上一片寂静。突然,潜伏在草丛中的500多名志愿军战士,像爆开的定时炸弹一样,轰然一声炸响了……邱少云**牺牲后,朝鲜中国民志愿军怀着深深的敬意,在391高地的石壁上刻了一行大字:“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邱少云**永垂不朽!”为了表彰邱少云的英雄迹,上级*追认他为中国***员。经*军委批准,将其画像制作印发全军,在连以上单位悬挂、张贴。

5、抗英雄简短

在抗援朝第五次战役第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粮食的供应出现困难,战争的欢迎异常艰苦。战斗进入了关键时期,战士们已经三天三夜米粒未沾了,极度的劳累过度的饥饿时时在威胁着战士们。就在志愿军被过度饥饿威胁时,朝鲜大带着全村妇女,头上顶着打糕,冒着敌军的铺货,穿过战争的笑颜,把打糕送到阵地,给了志愿军……

吃过打糕后,志愿军战士已经恢复了不少体力。为了完成大的心愿——打胜仗。在战场上,战士们的口号声惊天动地。只听见“为了大不惜代价,打胜仗!”志愿军们冒着枪火冲向敌展开了生死搏斗。

顿时,战场上已经多了许多具敌的尸体。只见一名志愿军战士把手榴弹一扔,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军阵地上炸开了花。敌军死伤无数,剩下的敌军逃得无影无踪。战士们大声喊“我们胜利啦”听见战士们惊天动地的喊声,大那本紧绷着的脸也绽开了笑容。

点击查看更多美人鱼的故事:红蜡烛和人鱼姑娘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294.cn/articles/28440.html

热门阅读

  1. 带有动物的春联摘抄
  2. 故乡的味道生活随笔
  3. 《松鼠》精品教学设计范文
  4. 《的乘法口诀》听课心得体会
  5. 精选圣诞节的诗歌
  6. 阳光体育的活动总结
  7. 居间服务费合同范本
  8. 关于赞颂梅花品质的诗句
  9. 妇女节祝福语
  10. 记叙文600字范文
  11. 描写春天的诗句
  12. 大学放假通知
  13. 《小兄妹奇遇记》童话故事
  14. 圣诞节老师给学生的祝福语
  15. 安全管理责任协议书
  16. 感受生活记叙文
  17. 赞美记者的诗歌
  18. 声韵和谐、语言优美的短文·刘禹熙《陋室铭》赏析
  19. 欢乐过春节手抄报文字
  20. 公司十周年庆典祝贺词
  21. 心得体会怎样来写
  22. 二年级2班家长会心得范文
  23. 2019青春正能量励志语录
  24. 我的过去一年征文
  25. 毕业季伤感的句子
  26. 《小小的船》的优秀教案设计
  27. 追寻跨时代的年味高中作文
  28. 正版丽江古城导游词
  29. 另眼看压岁钱学生作文
  30. 有关生活的哲理名言名句
  31. 用无所事事怎么造句
  32. 弟弟小学作文400字
  33. 201年5青年节qq信息祝福语
  34. 思乡古诗大全
  35. 代表下雪心情的句子
  36. 唯美小清新句子
  37. 老师结婚祝福语推荐
  38. 幼儿园期末总结家长会的发言稿
  39. 用差距造句
  40. 《三字经》读后感600字范文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08 19:03:46
本页面最近被 526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江西,TA在页面停留了 138 分钟。
← 返回首页